第(1/3)頁
涯州,正是瓊江流入東天原的第一關(guān)口,乃是一個河道轉(zhuǎn)彎,支流交匯之處,水路交通極其便利。
而依托著便利的交通,涯州成了東天原與外界最重要的交流地點之一,豪商巨賈往來無數(shù),大族貴客比比皆是,境內(nèi)極其繁華,比起其他地域的一國之都也毫不遜色。
涯州一府三城十六鎮(zhèn),全由尉古楚家掌控。尉古乃是大武朝覆滅之后,在東天原興起的一個小國,楚家便是尉古國的皇族。
只可惜楚家實力不濟,除了第一代開國先祖之后,就再也沒出什么高手了。尉古國僅僅存在了五十年,便傾覆在了亂世的動蕩之中。楚家丟失了大片領(lǐng)土,只守住了尉古國國都周圍的地盤,也就是現(xiàn)在的涯州。
若不是楚家及時抱上了皇羅宗的大腿,恐怕現(xiàn)在連涯州都要丟了。
如今凜冬剛過,正值初春,瓊江被冰封了數(shù)個月的江面解凍,瓊江之水又開始奔流不止,浩蕩遠去。
涯州首府,上溪府城之外二十里便是瓊江,岸邊碼頭無數(shù),寬達十幾里的江面上來往船只絡(luò)繹不絕,無論是岸邊還是船上,都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瓊江在這里轉(zhuǎn)彎的角度很平緩,加之水面寬廣,所以水流并不快,無數(shù)的大塊浮冰在船只之間緩緩漂過,倒也并不會造成什么事故。不少藝高膽大之徒,還敢跳到浮冰之上打鬧嬉戲,別是一番景致。
在上溪府城對岸,也是人群攢動,人群密集,人們在一個個碼頭前排起道道長隊,等著渡船過江。
這些排隊的人,大多都是周圍之地的底層居民,前來首府做些小買賣或去各大店鋪上工。至于有錢人家或者高門大族,自然都是自備船只過江,不會來受這排隊等候的閑氣。
此時青宣和天羽君就在夾在一個長長的隊伍中,位置有些靠后,顯然來的晚了。
不過也沒辦法,東天原地域何其廣大,從武疆道凌鷺山趕到涯州,騎快馬得要一個月的時間。即便是天人境的武道高手腳力全開,一路凌空疾飛,也要四五天才能到達。
而青宣一向不是那種急性子的人,趕路雖然不至于拖拖拉拉,但一路上也是游山玩水,四顧觀賞,愣是拖了一個多月才和天羽君到了涯州。
至于兩人為何來到涯州,原因很簡單。就是當日青宣聽王掌柜所言,涯州杜家被滅了門,隨手就用酒杯占了一卦,然后說這件事情中有大機緣,所以就拉著天羽君來了。
只不過此行的緣由,到底是杜家滅門事件中真有機緣,還是純粹只是好奇,想來湊個熱鬧,那只有青宣自己知道了。
不過天羽君本身就決定跟隨青宣,此次出來游歷也沒什么明確目標,也就樂得跟著青宣瞎跑。
兩人來到涯州之后隨便找了個客棧休息了一晚,天還沒亮就來到了江邊,沒想到還是來遲了,前面已經(jīng)排起了長龍。
不過天羽君看到這熱鬧的人群,滿臉都是新奇之色,眼中充滿了興致,倒也不覺得等候的時間無聊枯燥。
天羽君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不斷的感慨。這些人都是一些凡夫俗子,沒有武力在身,但是如此數(shù)量集結(jié)在一起,卻也頗具氣勢。比起武疆道內(nèi)一年一次的大演武,所有門下弟子在天露臺上集體練拳的場面,也是不差多少。
這時天羽君又不禁回想起了,來時途中青宣說過的一句話,“這天下,終歸是老百姓的天下”。當時天羽君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但是此時此景卻讓他有了一些感觸,似乎有所體悟。
而青宣看著天羽君這一副好奇寶寶的樣子,不禁連連搖頭,滿臉同情。
誰能想到,堂堂武疆道少座,竟是一個資深宅男,看到了這么一副再平凡不過的場面都能驚奇不已。
一想起天羽君這二十多年的生活,青宣都替他感到憋屈。
天羽君是個乖孩子,自小便被長輩教導,要好好練武,追尋武道極致,擔起武疆道的重擔,將宗門發(fā)揚光大。所以天羽君這二十年來,除了跟隨長輩們出席一些大門大派之間的宴會,幾乎連武疆道山門都沒踏出一步,一直在后山練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