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起先,孔知心不愿意開口,但后來, 頗有些破罐子破摔,知無不言的意思。田國慶等人想著, 也許是孔知心壓抑地太長太久了,又被他們這么一逼,加上聞君耀昏迷不醒即在眼前,一時間感情宣泄無法克制,所以才說了那么多話。雖然他們得到了不少信息,可對破案無用, 這兩天可以算是白費功夫了。
小劉他們唏噓喪氣的同時,衛(wèi)霄卻在想,孔知心即便是傻子,也不可能對兩個不熟悉的警察說的那么詳細, 要不是胡話, 就是之中有什么不得以的原因。目前, 只怕田國慶、小劉想不到這些。畢竟, 沈家的案子已經(jīng)掏去了他們?nèi)康男纳? 便是從孔知心里的話想到什么,也不會愿意深究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孔知心說得很對,就算聞君耀能完好的醒過來,他和孔知心之間的關(guān)系也不可能緩和了。聞鑲玉的手段看著粗燥,處處有漏洞,但卻是成功了。聞鑲玉很了解孔知心,這是一個不怎么聰明,脾氣又固執(zhí)沖動,還很沒有安全感,喜歡胡思亂想的女人。她沒有人脈和手腕,遇事只會用一張嘴去吵鬧,更是欺軟怕硬。所以,聞鑲玉篤定,孔知心沒法拆穿他設(shè)下的陷阱。當然,即使孔知心知道了,又能拿聞鑲玉怎么樣呢?離婚?孔知心愿意嗎!
這件事里,除去聞鑲玉這個始作俑者,不僅孔知心有問題,聞君耀也不對勁。若不是當年再度回聞家的聞君耀變化太大,也不會有之后孔知心的疑神疑鬼了。
但衛(wèi)霄倒猜測出了聞君耀當時的心態(tài),想想吧,五歲懵懂的年紀,突然間離開自己的家人,離開自己曾經(jīng)生活的一切,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說不得還經(jīng)歷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因為根據(jù)孔知心的話,衛(wèi)霄能肯定聞君耀當時有自閉傾向,心理絕對出現(xiàn)了嚴重的問題。衛(wèi)霄前世的自己,遭大難之后,就形成了這樣的脾性。聞君耀腦子要比他好多了,但當時年紀畢竟太小了。而且,缺乏安全感的他被帶離聞家,應該絕不僅僅是做和尚那么簡單。
最后,聞君耀終于回家了。但他看到的是什么?曾經(jīng)疼愛自己的母親懷孕了,有了新的孩子,還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馬上要出生的弟弟身上。聞君耀是個聰明人,而聰明人大多很敏感,特別是受了創(chuàng)傷之后。別說什么孩子,小孩子有時候比大人更敏銳。
聞君耀明白他被送走是因為聞鼎虞下的命令,他父親聞鑲玉沒有阻止,而孔知心反抗了,可是有心無力。為此,他對聞家這對父子的失望之情,反倒會讓他把感情全寄托在孔知心身上。哪里料到,由于聞家豪的原因,這個唯一的避風港也沒了。聞君耀對聞家豪是嫉妒,甚至是恨的,連帶孔知心也被他排斥了。
好么,在他受苦的那些年里,他一直念著孔知心這個母親,他以為,孔知心也每時每刻惦念著他。甚至,睡不好吃不好,哪知道,原來她有了新的兒子。那么,一直想著孔知心的他又算什么呢?聞君耀一定是這么覺得的。
這些想法雖然淺薄,但對當時無依無靠的聞君耀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也不為過,別人根本無法感受這種刻骨銘心的痛苦與茫然。不過,衛(wèi)霄和聞君耀的接觸雖不多,卻能看出對方的驕傲。聞君耀根本不會,也不愿意為這種事低頭,解釋和求救的。何況他那時自閉,只會任由事態(tài)發(fā)展下去。而孔知心在聞鑲玉的誤導下,非但沒有及時彌補母子間的嫌隙,反而再三冷暴力,時間一長,孔知心又那么作,心態(tài)愈發(fā)冷漠的聞君耀恐怕把孔知心也當成路人了。
聞鑲玉肯定知道自己兒子心理有病,也憑借這個原因,離間了這對母子,來發(fā)泄不能保護自己心愛女人和孩子的憤恨。
衛(wèi)霄思索片刻,抿了抿干澀的嘴唇暗道,聞鑲玉之所以蒙蔽了孔知心,讓他牽著鼻子走了十幾年,其中亦不乏聞鼎虞在其中合稀泥。聞鑲玉欺騙孔知心的原因很明顯,可聞鼎虞為什么騙孔知心呢?明明一句話就能解釋的問題,聞鼎虞偏偏語焉不詳,致使孔知心岔道越走越遠回不了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