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蕩氣回腸的音符,有如一次夢幻般的神奇旅行,又如一部大型的史詩電影,古老壯麗的風景翩翩掠過,渾厚文明的畫卷-幻化成音符來展現。 聽著這首曲子,仿佛閉著眼能看見故宮明黃的琉璃瓦,朱紅的大門,白玉的欄桿,百年興衰盡在一曲之間。 讓無數人驚異于音樂演奏的出神入化,華國文明的瑰麗、博大與她的艱難歷程竟被濃縮進這樣一首倭國人與華國人士創作的美妙樂章之中! 正像專輯的介紹所說,樂曲流露出“故國思慕的豐沛情愫“。 讓無數海外華人不由懷念起祖國,想著想著不由眼眶濕潤,慶幸的是這首曲子還是有華國人參與的。 這些人也第一次關注起余乙這個有些陌生的名字,能配合著神思者創作出這樣恢弘大氣的曲子。 這股風也慢慢吹到了華國,吹到了華語音樂圈。 圈內不少人開始正視余乙,畢竟能與神思者并列出現在作者名字上,那影響力不言而喻。 不過他們很懷疑這里面有水分,而且應該不小。 畢竟,余乙這人誰啊?純音樂圈子里也沒聽過他的作品。 哦?唱流行音樂的,那就更不堪了。 但神思者似乎沒必要這么做,畢竟,他們在世界范圍內都算是知名音樂人,也沒必要配合余乙演這么一出。 但是該做的事還是要做的,畢竟,你一個毛頭小子能配合人家創作出這種曲子? 就是某些音樂學院教授也不太可能有這個水準。 畢竟,同為教授,我們都沒能寫出來,你憑什么能寫出這種曲子? 憑你寫了幾首流行音樂?那玩意不是有手就行嗎? 于是一個個開始暗搓搓聯系各大報社。 這樣一群人的影響力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各大報社也樂得配合。 他們就是吃這碗飯的,有爭議才有報紙銷量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