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幕不僅被紀承注意到,秋殺軍方面亦然受此激勵,兵鋒一下子堅決起來。
鏖戰許久,這場大戰仿佛突然加快進程,一下就到了決戰的時候。
陽國二十一萬大軍中,難道就沒有能與重玄勝、姜望匹敵的強者嗎?
自然不會。
但秋殺軍除重玄褚良親部外,已經全軍壓上。實力遠不如對手的陽軍,更不可能留有余力。
陽軍這邊,高手只會更拮據!
事實上為了填補各處防線的漏洞,紀承根本就沒有留什么兵力拱衛中軍。
他的戰略目的就是不顧一切的拖延,拖延下去。
讓戰局拖延到重玄褚良不得不親自下場的時候,為國君陽建德創造破軍殺將的機會。
因為堂堂齊之九卒,戰勝區區陽國之軍隊,那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情。
小勝正常,大勝小夸,若是慘勝,都幾可算敗了。
敗了自不必說。
甚或只是戰平……
如逢政敵攻訐,重玄褚良一世名將,說不得名聲就要毀于一旦。
所以重玄褚良面對的壓力也絕不會小。
然而其人穩如山岳,就便冷眼看著秋殺軍與陽軍鏖戰,眼看著戰局如此纏綿。
陽建德能夠坐視陽軍巨量死傷,只等一個機會。他重玄褚良也不在乎被天下恥笑,以石擊卵,卻只搏一個慘勝!
彼此都給了對方最大限度的重視。
變局出現在重玄勝所部。
這胖子發起狠來,直接獨軍沖陣,毫無疑問攪動了戰場。
……
一男一女,各騎一馬而來。
他們身后并無軍隊,陽軍已經分不出多余的士兵了。
然而他們,是在沖鋒。
在與重玄勝、姜望他們對沖。
兩騎對千軍。
沒有呼喊,沒有悲鳴。
沉默對沖。
一沖而過。
那名天雄巾幗,那名請求先死的陽國好男兒。
連一朵浪花都沒掀起,便被姜望與十四分別殺死。
往前,往前。
五千人的軍陣殺到此處,減員已十分嚴重,止余三千人左右,死傷近半!
對于精銳的秋殺軍來說,這戰損已經十分可怕。此等損傷,若無大功,便是大過!
然而秋殺軍的精銳也正體現在此,死傷近半,卻無一卒退縮,無一卒是背向而死。
所有死者,全部都是正面而死,全都死在沖鋒的路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