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倒是在洞外發現不少筆墨紙硯。”
張銘追出,無功而返,不過他在洞口外發現不知是誰留下的文房四寶,拿回來一套,正準備跟眾人討論討論這是什么情況,卻見洞中諸人沉默不語,氣氛詭異。
這時,岐山反骨第一人、西宗宗主薛仁遞過一頁紙:“看看。”
“這是——”
張銘展開一看,但見上書——
【吾乃‘混元霹靂手成昆,,病入膏肓時日無多,這一生最敬佩七山劍派,七山武學神往已久,此生若不得見,深以為憾。】
【近日聞聽魔教復出、岐山遭難,特來搭救,只求能一觀七山武學。】
【岐山九功,紫霞第一,我心慕之。】
【天下輕功,五步之內,凌云稱尊。】
【三十三劍,繁復狠辣,飛鷹不二。】
【七山劍派,浮山為首,《童子金鐘罩》獨步武林,《金剛奔雷掌》至剛至陽,老夫仰慕已久。】
【若能得此五功一觀,當死而無憾。】
【求請二派成全。】
【明日清晨,老夫會再來一趟,驗證絕學無誤,立刻奉上解藥。】
【注:機會僅有一次,望二派掌門珍之重之,切莫欺我老眼昏花。】
……
一頁紙上還寫了不少字。
張銘看著,眉頭一挑。再看看洞中,不少人手中都有這信,正在悄默聲的傳閱。
他這才知道洞中為何詭異。
被魔教關押十天,原本逃脫無望,這時卻瞧見曙光,誰能不動心?
哪怕此事古怪。
哪怕這自號‘混元霹靂手成昆,的這人出現的蹊蹺。
但假如是真的呢?
試一試又有何妨?
看看他要求的——
《紫霞神功》。
《五步凌云縱》。
《八八六十四式飛鷹回旋劍法》。
這三門皆為岐山武學。
前者自不必提,乃是岐山第一功,放眼岐山,唯有掌門可以修習,概不外傳,最是根本。
《五步凌云縱》則是岐山第一輕功,堪稱輕功中的輕功,其注重身法的輕靈,不以步法多變來迷惑對手,要旨是身形輕巧,高低進退自如。練到高深處,號稱能凌空五步而登天,騰云駕霧。
興許多有夸張,但這輕功厲害不假,放眼江湖,堪稱頂尖。
至于《八八六十四式飛鷹回旋劍法》。
岐山號稱‘劍法三十三,,這套劍法就在其中,是岐山劍法中繁復第一、狠辣第一,同樣也是修行難度第一。
岐山弟子誰都知道這門劍法一旦練成,威力極強。
但整個岐山,一代又一代,卻鮮少有人能成。
前仆后繼,全都折戟。
這‘成昆,倒是好眼光,好高的心氣。
再看后面兩門——
《童子金鐘罩》與《金剛奔雷掌》都是浮山高深武學,一攻一防。
其中《金剛奔雷掌》是柏千行看家絕技,配合《寒冰真氣》修煉出的雄渾內力,人擋殺人,神擋殺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