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都坐。」
試過身手后,五人落座,曹信才笑著問道:「奇不奇怪今天只叫了你們四人過來?」
「五郎召喚,若是有事吩咐,自是我等榮幸!」
「鄭哥說得對,五郎盡管吩咐,上刀山下火海,我李善新絕不皺一下眉頭。」
鄭伯乾、李善新等人都很上道,連忙表明心意。
這倒不是弄虛作假。
他們受曹家大恩——又是資助習武,又是雇傭做工,前者涉及自身前途,后者維系全家生計。
后來盤下曹家莊后,各家轉化為莊戶,老有所養,幼有所教,更是人人感恩戴德。
有機會為曹家做事,不知是多少少年、莊戶心心念念的,遇到事,只有爭先,絕沒有往后躲的。
鄭伯乾等人當然也不例外。
「沒那么夸張。」
「要你們上刀山下火海做什么。」
曹信哈哈一笑,不賣關子,說起正題:「「浮山派」你們都不陌生,這次讓你們過來,就是想讓你們前往浮山拜師學藝。」
「浮山?」
「七山劍派之一,跟岐山齊名。」
四人也是常年在「聚賢莊」議論江湖大事、武林格局的,對七山劍派、對浮山派當然不陌生。
只不過——
「拜師浮山?」
「這是要讓我們繼續進修?」
鄭伯乾有些疑惑,聯想到當初一開始曹信曹仁資助他們去武館學藝的時候。現在武館出師,又要被安排到浮山,想來是差不多的意思。
但這也說不通。
「西京府也有不少門派,若說大派,近一些的,在玉川省就有一座岐山,同為七山劍派之一,不輸浮山。」
「而那「浮山派」遠在河西省,與西京府中間還隔著一座廣湖省,五郎既然要讓我們拜師學藝,不知為何要舍近求遠?」
崔大仁不解,奇怪問道。
曹信一一解釋:「繼續精研武藝是一方面原因,進入名門大派學藝,當然比在外走野路子要強的多。但在這之外,還有一重。」
鄭伯乾四人打起精神,注意聆聽。
「江湖素來險惡,曹家莊想要長遠的在武林中立足,就得廣交朋友,特別是江湖上的名門大派。他們把持話語權,掌握諸多上乘武學,能攪動風云。我們及早接觸,一方面可以知己知彼,有備無患,二來又能打入內部,結下交情。」
「至于舍近求遠的問題——」
曹信沖鄭伯乾四人道:「你們是第一批,去往浮山。在你們之后,還有第二批,就是去的岐山。再往后,還會有第三批、第四批,去往蓬山、青丘。總之,從浮山、岐山等七山劍派開始,江湖上但凡稱得上名門大派的,我都會想法子送人進去。」
曹信這么解釋,鄭伯乾等人頓時就清楚。
這不是跟魯大苗等人進入西京城衙門的操作差不多嘛——
打入內部。
知己知彼。
只不過到他們這里,目標從官府、衙門,改成了江湖門派。
他們對魯大苗等人在衙門中的工作,對曹仁曹信為何要讓他們進入衙門的心思,都很清楚。
據此。
自然而然也能猜出自己這幾人去到浮山后大致要做什么。
四人對視一眼,全都不曾猶豫,直接應道:「我們愿往!」
「你們可要想清楚了——」
「這一去,出西京府,過廣湖省,要到河西省,穿府過縣,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吃苦受累在所難免,途中兇險也不會少。」
「而且即使到了浮山,如何上山拜師尋求入門也是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