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然事實上現在詭秘世界根本沒有炫技派,孔蒂先生的觀點是這個世界的主流觀點。
炫技派的發展需要很多要素,小提琴的琴制,持琴方式、演奏場合從宮廷到音樂沙龍再到音樂廳的轉變。而詭秘世界的發展歷程中根本沒有帕格尼尼式人物出現的機會。
至少在第五紀,不論是北大陸還是南大陸,根本沒出現持琴方式漂亮優雅卻限制了左手運動的巴洛克式小提琴。這是羅塞爾大帝的鍋,盡管羅塞爾大帝也許是受限于自己原本的音樂素養,沒能在音樂鄰域有太大的建樹,但在樂器方面卻有著極強的存在感。無論是小提琴,還是鋼琴,他們出現的背后都有著羅塞爾大帝的參與。
羅塞爾大帝時期之前,只發展類似于維奧爾的小提琴原型。而羅塞爾大帝成功制作出了小提琴。由于羅塞爾大帝制作出的小提琴音色更好,能夠用出更多的演奏技巧,小提琴逐漸取代了原本發展出的琴制,并受到了許多音樂家的追捧。
最開始還是宮廷音樂會中。小提琴快速地在各國貴族的音樂會中擴散開來,因為貴族炫耀的風氣。在羅塞爾大帝發起了工業革命之后,小提琴擴散到中產階級家庭。隨著公眾音樂會的逐漸興起,小提琴也成了音樂會的常客。同樣,鋼琴與小提琴的發展歷程差不多。
而與鋼琴和小提琴的遭遇相反的是吉他。相較于鋼琴和小提琴,吉他顯得有些過于“親民”,而它的作用又有時候與費內波特琴有些重合。高傲的貴族們認為“我們有魯特琴”就夠了,于是吉他就成了小眾的樂器,在這接近兩百年的時間里,始終沒有找到成功發展出來的機會,也許這與時代有關。
很不巧,由于羅塞爾大帝發起的工業革命太快,導致這中間的時間快速縮短,小提琴沒能在這樣短的時間中發展出較為成熟的技法來等待天才發揚光大。而巨變中的市民階層盡管熱衷于用貴族們流行的音樂會來彰顯他們的身份,但沒有時間沉淀的他們并不能立即擁有足夠的鑒賞能力去鑒賞那些高技巧的樂曲,剛剛離開宮廷音樂會的小提琴手們只是小心翼翼地探索著音樂沙龍和公眾音樂會的舉辦方法,盡管音樂是所有人類共通的語言,但毋庸置疑,新興的市民階層更傾向于更具有感染力的樂曲。
于是很可惜,在這個時代中并類似于帕格尼尼一般既能夠的炫技,又能夠讓自己的演奏迸發出強大的感染力的領軍人物出現。發展到現在,在整個小提琴領域,技巧不能損害音樂性無疑成為了一種類似于政治正確的事情。
安格妮絲笑夠了,拿起了琴,她去掉了較前部分和較后部分樂段中的快速大跨度越弦,轉而通過其他形式的變奏來表現,只留下了中間的那部分。
其實她之前使用這么快速大跨度越弦技巧只是因為她發現自己因為耐力大幅度增長,一直用快速大跨度越弦竟然一點都不累,于是一不小心就用多了。
孔蒂先生仔細地聽著安格妮絲的演奏,手底下時不時打著拍子。
“這樣聽起來就好多了。”孔蒂先生笑著說道。
孔蒂先生從安格妮絲手中接過了琴,說道:“我想第10-14小節我們可以試試這樣處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