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早上的事情,有很多都超出了他的預期,導致他不得不隨機應變。
雖然目前看上去他應付得還不錯,但隨著變數的增多,他感覺自己對事件的把控力在迅速下降。
一切變數的開始是那個有著鮮紅瞳色的男孩,伊恩·賴特。
瓦里納沒能預料到,澤瑞爾偵探會把他帶到射擊俱樂部。
原著中,克萊恩親自認證,伊恩除心理活動之外的觀察力,不比序列9的“觀眾”差太多。
不止如此,他還認識卡斯帕斯,甚至瓦里納還借用了他的名頭,打通了卡斯帕斯那邊的渠道。
種種條件之下,可以說伊恩距離識破瓦里納的偽裝,只差臨門一腳!
正是因為這樣,瓦里納在接下任務以后,不敢放任伊恩繼續和澤瑞爾待在一起,才借著搜集情報的由頭,把他從澤瑞爾身邊調開。
要知道,澤瑞爾是一個資深的偵探,那是最需要聯想和推理能力的職業。
放任他們兩個呆在一起,不論是誰忽然蹦出一個靈感,都絕對可以把瓦里納現在這層還很薄弱的馬甲扒的干干凈凈。
果不其然,伊恩在出租馬車上就發現了端倪。
瓦里納當時既緊張又慶幸,還好自己也不算太笨,把伊恩帶在了身邊,并且大致想好了應付他的說法。
伊恩的懷疑,立足點只有一張不算逼真的素描畫,所以他需要其他信息進行佐證。
瓦里納瞅準這一點,拋出爆炸性的信息,直接當場把他轟炸得思緒混亂,讓他接受了他自己賞金獵人的身份。
而有了這一層認知后,瓦里納在伊恩這里暴露的可能性就會大幅度下降。
人的思維方式是有規律可循的。
就拿伊恩懷疑這件事來說,如果沒有瓦里納的誤導,他的關注點就會始終停留在相似性上,促使他不斷去比對,去尋找瓦里納兩層身份之間的共同之處;
而經過瓦里納一番誤導之后,他的關注點就會轉移到差異性上,只要沒有發現重量級的共同點,他是不會再懷疑瓦里納的身份問題。
這就是心理學上先入為主的首因效應。
通過這樣的手法,瓦里納給自己爭取了更加寬裕的外部環境。
他要的其實不多,只要幾天就好。
等他的計劃完成,讓澤瑞爾把他設計好的結果匯報給表弟雷耶斯,這個委托就結束了,他們后續再有接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