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名聲傳開后,吳媽的身份最先曝光。
「聽說了嗎?那個歌樂坊的老鴇,是宮里出來的。」酒客甲說。
「老鴇?看來兄臺眼中,歌樂坊已經是煙花之地了。」酒客乙眼神有些不悅。
「那還不是嗎?門都開了,不是早晚的事嘛!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宮里的人。」
「宮女老了不都得出宮嗎?據我所知,新帝登基都會大赦,老宮女出宮,很正常。」酒客乙說,「像歌樂坊里那位,八成是宮里的教習嬤嬤,懂行的人手里,也是香餑餑呢。」
「果然是侍郎家的公子,文才兄懂的就是多!」酒客甲端起酒杯,「來!喝酒喝酒!」
「最后一杯,喝完出發去歌樂坊!」
「呦!文才兄今兒要趕第一波?」
「那是!」
歌樂坊立了個規矩,每天只唱兩場,上午半個時辰,下午半個時辰,每場只有十個位置,只聽曲兒,沒有別的項目。
這樣的饑餓營銷,還真的吸引了好多排隊的人。兩個酒客喝完酒付了錢,就動身前去排隊了。
「怎么就接待十個人,這院子里挺大的吧。」排隊的人群有人發牢騷。
「我一個老婆子,帶著這幾位姑娘來京城這就宅子里茍且偷生,實在是沒錢置辦其他物件了。」
說話的人沒想到吳媽剛好打身邊路過,聽到回答了挺尷尬的。
「這不,剛在坊市看到了個東西,和老生熟悉的老物件十分相像,花錢買了回來,也能坐幾個人。」
眾人這才發現吳媽身后跟著個馬車,車上的大物件用布罩著。
「聽說您是宮里出來的,熟悉的老物件,想必也是宮里的?這么大個,莫非是床榻?」
「這位客官真是聰慧,確實是仿楠木的床榻,擱到院里,能多坐兩位。打今起,就能多接待兩位了。」
床榻很重,好在現場排隊的都是有隨從的人,人多力量大,很快就安置好了新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