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且,趙國慶發現這一片野生竹林,看著稀稀疏疏的,但是掩映在一個二妹山腳下一個小山洼里。
不是自己一個個竹林找過來。
很容易就忽視了。
因為這一片竹林,稍微走遠一點,被山和石頭擋住了,你根本就不會想到,這里會有一大片竹林,會有很多竹蓀菌!
難怪,前世有人能在二妹山這邊找到大片竹蓀菌。
估計這是這一片竹林,沒有人采摘,然后慢慢的越來越多。
趙國慶采摘這些竹蓀菌的時候,稍微小一點的,都留下來。
他專門采摘那些大一些的。
即便這樣,這一片竹蓀菌的數量,也遠遠超出他的想象,真是太多了!
他低著頭把這一片竹林中,大一些竹蓀菌都采摘一空,自己的背簍也差不多裝滿了,然后趙國慶謹慎的在上面蓋上一些野蔥和灰灰菜。
這樣就算是有人看到他,他也可以說進山挖點野菜。
反正,這片野竹林,他不會告訴任何人。
竹蓀菌采摘時間也有講究,每年的五月到九月,過了這個時節后,這些東西就會枯萎。
不過找到這么大一片地方,要藏著點把這東西曬干,在悄悄送到趙老大那邊去,可以暫時緩解一下他眼下的窘迫。
回去時候,趙國慶一直在留意山上野生天麻的位置。
這個時候天麻還不能收獲,會出一些花箭和葉子,他只要看到了,就把這位置給記下來。
然后會把一些天麻給挖出來,找了一個好位置有選擇的種下去。
因為天麻一旦找到,也是一窩一窩的,會自己繁殖。
而他要做的,就是尋找那些野生天麻,在野外找地方繁殖,這樣等到深秋的時候,就可以收獲大片大片的野生天麻。
趙國慶和別人不一樣,別人找到竹蓀菌和天麻,估計一股腦全部都采摘干凈。
而他,卻是有選擇的留種,讓它們可持續性的生長。
哪怕趙國慶加快了速度,但是等到他下山去和弟弟碰頭的時候,天也快黑了。
在窯洞門口有幾個人影子不住張望,卻是趙友慶和冬雪以及冬梅。
看到大哥的時候,他們高興的差點跳起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