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蕭聰?shù)牟恍概χ?越來越多的神明漸漸穩(wěn)定下來,他們不再受那些傷疤的激怒,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已經(jīng)學會控制自己,年輕人知道,他自己都還沒有學會這件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的所有感受、感悟以及收獲都不是出于偶然,而是他通過考驗的必由之路。
在蕭聰?shù)淖值淅铮瑥膩頉]有輕言放棄這四個字!萬事都存在一個過程,過程要保持平衡,而平衡其實也是一種變化,量變終將會引起質變!如果沒有捷徑可走,那他就選擇最笨的方法,他要與其死磕到底!
……
現(xiàn)在所有的天空之神皆已完全穩(wěn)定下來,但神界之門還是沒有打開,他們依然被困在這個世界里,不知何去何從,所以歐陽尋認為,耐性,也是考驗的一部分。
皇甫翾則是有不同的觀點,她覺得這次考驗還有他們不知道的淘汰機制,就像之前那兩次似的,否則就沒意義了!
事到如今,蕭聰便也就機將自己之前的發(fā)現(xiàn)和感悟和盤托出,
“其實我們做的可能還不夠,這道考驗絕對沒那么簡單,我記得師父曾經(jīng)說過,七情六欲的根源在于三魂七魄,在幫大家調節(jié)天氣的過程中,我感覺隱約摸到了一點門道兒,但至今搞不清那到底是什么,好像是一種力……怎么說呢……分毫頭緒也沒有……”
歐陽尋接過話茬,
“這話不全對,影響生靈情欲的不是三魂七魄,而是三尸七魄,三魂執(zhí)掌六尚,分別為道德、神明、太和、天地、陰陽和大圣,三尸執(zhí)掌的才是六欲,不過這六欲在諸多學說中有很大的分歧,修界普遍認為這六欲等同六感,也就是所謂的‘眼、耳、鼻、舌、身、意’,但某些學派認為這六欲指的是求生、求知、表達、表現(xiàn)、安逸和肉欲,佛家則是認為這六欲是色欲、形貌欲、威儀姿態(tài)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和人相欲,不過怎么說都無所謂,反正都不怎么對。
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經(jīng)有一句話廣為流傳,叫什么‘欲要成仙,先斬三尸’,發(fā)展到后來就是我們熟知的無情道,不過事實證明,無情道這玩意基本就是自掘墳墓,雖然也有成仙者,但寥寥無幾,修習無情道,修為確實能在滅天境之前突飛猛進,但很難突破那道桎梏,反倒是那些保持真性情一心一意修行的前輩,飛升的不少,所以沒過多長時間,它就沒落了。”
“不愧是龜府少節(jié)主,這些東西我?guī)煾府斈甓紱]給我講明白,今個兒聽您一言,竟然全都通透了。”蕭聰由衷感嘆。
歐陽尋得意起來,
“嗨,這話說的,你師父那種通天存在,怎么會連這個都講不明白,肯定是你小子當年聽課時開小差了。”
被歐陽尋揭短的蕭聰趕緊岔開話題,
“噯,那所謂的六尚又是怎么回事?說說唄。”
對于給蕭大族長答疑解惑這件事,歐陽尋從來是來者不拒,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普遍認為,六尚跟六欲是相互制衡的,而七情是很中性的存在,一般來說,凡靈死后,天魂歸天,地魂歸地,命魂在墳冢停留一段時間享受后人祭拜,接著便會拉著三尸墜入輪回往生,七魄、六尚、六欲等都會消散在天地之間,而若是有什么特殊情況讓命魂受損,則三尸便無法進入輪回之道,就成我們常說的各種鬼物了。”
“唔~原來如此,”蕭聰似有若悟,“三魂、三尸、七魄之間存在著一個微妙的平衡,一旦這個平衡被打破,就很難成仙了,而且里面肯定還隱藏著我們不知道的秘密,是否這個秘密,就是我們通過這次考驗的關鍵所在?”
“這個現(xiàn)在說不準,得試試再說。”歐陽尋想也不想,應了這么一句。
皇甫翾詫異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