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工藝地道的老面館,此時正位于江濱大道一處被特批保留下來的小弄堂里頭。
小弄堂名叫東門巷,十年之后,東門巷發展成了東甌市市區著名的小眾裝逼青年聚集地,里頭除了各種廉價的咖啡吧、酒吧和茶館,還匯聚了cosplay、沙畫、自制香皂、木工之類的玩意兒,很是受年輕人的歡迎。
但現在,這里還保留著頗為純粹的老宅風格。
小巷的路面鋪的是青石板,石板之間零星地點綴了一些鵝卵石,由于這些天濕氣比較重,石板上長滿了毛茸茸的青苔,走在上面,得小心地控制重心,以免滑倒。
巷子兩側的房屋,絕大多數是古香古色的二進院子,屋子全都是木質結構,各種電線從低矮的屋檐上方交匯穿過,形成一片復雜到令人眼花的線路網。
樓上打開的窗戶前,各家各戶都晾曬著衣服,有的衣服甚至直接被掛在電線上,做法很危險,卻又有著一股莫名的人情味。
秦風沿著巷子走了兩三分鐘,便到了那家令他魂牽夢繞多年的魚丸店。在秦風的記憶中,從高二開始,他就再沒來這里吃過面,等多年后的某日再次想起,東門巷卻再也不是印象中的東門巷,魚丸店更是早已消失在了滄海桑田的巨變之中。
掌勺的大娘見到秦風走進店里,露出微微一笑,說:“好久沒見你來了啊。”
“我家離這里太遠了。”秦風淡淡說道,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來。
店里的生意并不像秦風想象中那么好,明明是飯點,卻只有他一個客人。
“還是放馬鮫嗎?”大娘似乎有著非凡的記憶,能記住每一個到這里吃過面的客人的口味。
秦風嗯了一聲,感慨道:“這條巷子太偏了。”
大娘自然明白秦風的意思,微笑著道:“沒辦法,現在臨街的店面都租不起了。”
秦風點了點頭。
片刻之后,大娘將熱乎乎的面條端了上來,秦風先嘗了一口用魚丸熬出來的清湯,鮮香的味道,令他頓時胃口大開。
三兩口吃完一大碗面,掏出一張10元紙幣遞過去,居然還找回來5元。
“阿婆,你賣得這么便宜,肯定租不起好的店面啊。”秦風接過零錢,開了個玩笑。
大娘臉上寫著無奈,苦笑道:“都是老客,價錢提抬高不好意思,差不多能保本就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