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爸,你廚藝好像又進步了。”
甘有為見兒子胃口這么好,懸著的心終于徹底放下,能吃說明身體沒有太大問題。
“不是爸廚藝進步了,是你餓了。要不要再吃一點?”
“不了吧,也不能吃太飽,再說這是店里的飯菜拿來賣錢的,吃太多不好……”
站在門口的堂叔甘有堂進來,嘆了口大氣,道:“吃吧吃吧,國陽你多吃點,反正吃不掉放在后廚也是壞掉啦~你看看,這大中午的,一個人都沒有。這店才開了半年,生意就差成這樣。有為,真是對不住,把你從大陸招過來,引你進火坑。”
甘有為連忙擺手,道:“是我自己想來的,再說你們找我來時也沒誆我,直說店里經營艱難,需要一個有拿手活的廚子。我一身技藝,自認為可以力挽狂瀾,哪知道……”
“哪知道這老美山豬吃不了細糠!用料足,手藝好的飯菜他們吃不慣,舍不得!就他娘喜歡吃唐人街的炒雜碎!我干!”
甘有堂接上話茬,兄弟二人皆愁眉不展,為了門庭冷落的生意和每個月不菲的租金而發愁。
甘炳光、甘有堂父子二人在美打工十多年,老頭一直在唐人街中餐館做總廚,甘有堂則為餐廳做管理。
他們攢下一些積蓄,想著結束打工生涯,做一回老板,有一家屬于自己的餐飲店。
經熟人介紹,租下了這間位于田德隆區鬧市口附近的店面,半年前裝修完畢開業大吉。
這間鋪面的東主是唐人街一個廣東人,叫陳耀明,開店之前將這地段吹的天花亂墜,說風水好,是田德隆區最繁華的區域,住客、游客、白領都很多,生意絕對差不了。
五年租金,一年就能回本,后面都是賺的。
結果等到開業才發現,這地方的確位于繁華區域,住客、游客、白領是很多,人流量充沛,他們也三番五次考察過,確實沒問題。
卻不曾想這里流浪漢、嬉皮士、小混混也多,他們總是在飯點和傍晚成群結隊出現,在周圍游蕩,偶爾也來這家店打秋風吃東西。
他們買不起貴的餐點飲料,總是點些便宜的炒飯、茶水,一坐就是一下午,占著位置導致一些想吃飯的游客、白領都不敢進來。
這些人趕又趕不走,想培養成客戶群體也不可能——他們愿意付點錢買吃的就不錯了。
甘家菜館的消費客戶定位是城市中產,甘炳光做了多年總廚,一心想在舊金山開一家有檔次的中餐廳,改變美國社會里中餐是低端快餐、炒雜碎的刻板印象,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
結果這么多流浪者、嬉皮士,還有很多嗑藥的群體,讓中產消費者根本不敢到這家餐廳里消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