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好像特別喜歡看各種舞劇表演,正好問問她。” 李石放下平板,拿起手機,找到陳牧靈的微信,發了條信息過去:“牧靈,我最近想見識一下中國最好的古典舞是什么樣的,你有什么推薦的嗎?” 他和這個寶島姑娘雖然只偶遇的那次短暫地相處過一天時間,但之后并沒有斷了聯系,偶爾也會在微信上聊幾句,朋友圈點個贊什么的。 信息發過去,陳牧靈很快就回復過來:“當然是《只此青綠》啊,我最近準備去連看兩場的舞劇!” 李石摸了摸下巴,這個舞蹈他聽說過,前段時間在網上很火的。 和陳牧靈一邊聊,他一邊打開b站,搜一下,很快找到了視頻。 點擊播放,李石全屏欣賞起來。 《只此青綠》的舞蹈詩劇是通過“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入畫”七個篇章,講述了一位故宮青年研究員“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視角“窺”見畫家王希孟創作《千里江山圖》的故事。 他看的是b站晚會版。 隨著絲竹之音,李石很快就被昏暗燈光中那位領舞小姐姐的一舉一動吸引住了。 八分鐘的視頻看完,那最后以仕女入畫的場景,讓他足足回味了十幾秒鐘。 “無名無款,只此一卷,青綠千載,山河無垠。” 好一幅《千里江山圖》! 好一支《只此青綠》舞! 李石想起陳牧靈之前說,這場舞劇她要去連看兩場,立馬用手機上網搜了搜相關演出信息。 很快就在這個作品的出品方東方演藝劇團的官網找到了一條新聞:《只此青綠》——舞繪《千里江山圖》巡演廣受歡迎,滬城與京城最后兩站引期待! 既然還剩兩站,此刻還在回味那領舞小姐姐身段與表情的李石,自然不想錯過。 他趕緊搜票務信息。 不過很快就失望了——連查了好幾個售票平臺,都沒有票了。 又搜一下相關售票新聞,很快就看到有報道《只此青綠》滬城站門票開始售票后十五分鐘內被搶光的新聞。 李石又拿起平板,看了看東方演藝劇團的官網的信息。 “下一站的演出是七月十六號到七月十八號,在滬城大劇院。” 李石琢磨了一下,這個舞劇如此火,想要去現場看,估計只能買黃牛票了…… 他正琢磨著要不要買黃牛票,陳牧靈發了信息來:“你去看只此青綠的視頻了嗎,覺得怎么樣?(期待)” 李石心想,看她這話問的,加個期待的表情包,果然是這個舞蹈的擁躉。 打字,回道:“剛剛在b站看了,感覺特別好,尤其最后……” 他說了說自己的觀后感,又感慨道:“本來還想跟你一樣,去現場欣賞的,可惜官方渠道沒票了,我在考慮要不要買黃牛票。” 陳牧靈:“肯定啊,票是提前一個半月開售的,這個舞在網上非常火,一開票沒多久就被搶光了,我當初和我朋友是定鬧鐘才買到的。” 李石:“原來如此。” 他目前為止,還沒去看過舞劇、演唱會之類的表演,對這方面的信息缺乏了解。 不想,陳牧靈又發信息問道:“你真的也想去嗎?如果真的話,我那個本來打算一起去的朋友,她那幾天有事,想著反正京城站還可以看,不打算去滬城了,但又糾結是跟我約好的……要是你去的話,我就讓她把票轉讓給你。” 李石沒想到還有這種好事,當即道:“好啊,多少錢,我現就轉錢給她!” 陳牧靈:“不用,你確定去就行,算我請你的,感謝你上次請我吃飯!(呲牙)” 李石不糾結這個,既然要一起去看演出,到時候見面,在別的地方補償她就好了,便問道:“行,我確定去。” 陳牧靈:“好,我這就跟我朋友說。” 又聊了幾句,陳牧靈道:“好了,我跟我朋友說了,也把你的手機號碼發給了她,她正在操作,等會你手機上應該就會收到一條票務轉讓的信息。” 李石剛看完她的微信,就來了短信。 點開一看,正是票務信息,七月十六號晚上七點半的演出,還附帶有電子票二維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