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心里沒有絲毫得意,只是覺得世事無常。
如果是讀大學那會,他是完全不會想到從不缺錢的劉正東有一天會有向自己借錢。
那……借不借呢?
李石稍微沉思了一下,覺得看在四年大學同學的份上,如果不超過五千塊,那就借吧。
這錢借出去,自己也做好收不回的心理準備。
他現在是不差錢,幾個銀行賬戶上的現金存款就超過了一個億,但他與劉正東只是多年不見的普通同學,五千塊,在李石看來,已經是他們之間這段關系的極限了。
如果是孫壽文找他借錢,那幾萬、幾十萬,他都肯定毫不猶豫的拿出來。
李石打字問道:“你要借多少呢?”
過了一會,劉正東的信息回了過來:“兩千塊可以嗎?”
李石又愣一下。
心里想,可能是大學時期自己留給同學們的印象就是“窮”,所以他不敢開口借多了?怕自己一口回絕?
這時對方又發來了一段很長的文字:“我和家里鬧掰了,如今主要是靠送外賣和寫網文養活自己,現在這種情況,至少一兩個月干不了送外賣的活,身上的錢撐不了這么久,加上還要買藥,所以厚顏向你開口了。”
李石看完他這條信息后,眨了眨眼,注意力放在其中“寫網文”這三個字上。
因為他關于“傳道”的思考,涉及到這個方面,所以很敏感。
所以,劉正東也在寫網絡?
不過想想也是,自己和劉正東大學時的專業就是文學、文字相關的專業,如今網絡文學盛行,市場遠大于傳統文學,最近兩年出的電視劇,大部分都是根據網文改編的。
自己能想著通過網文來“傳道”,那他想到通過寫網文來賺稿費,都是一樣的,并不希奇。
之前查資料的時候,看到過一篇報道,說國內的網文作家超過了2200萬人。
李石不知道這篇報道的數字準不準,但如果按照這個數字來算,那六十四人里,就有一個人寫過網文。
雖然大部分人是“為愛發電”,但從從數字上來看,挺驚人的。
李石把兩千塊錢借給了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