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這座城市的城區常住人口多達五百余萬,他是萬萬沒想到,自己會在這碰到大學同學!
同一個班上了四年課,宿舍又是挨著,經常一起打球,不會認錯。
這也太巧了。
也來不及多想,發現摔倒的是自己的老同學,李石連忙加速小跑過去。
“劉正東,你沒事吧?”
這時,劉正東人已經站起來,正在揉自己的膝蓋,聞言抬頭看過來,臉上立馬露出驚訝:“李石,好巧啊。”
認出李石后,劉正東似乎感覺很尬,又連忙道:“沒事。”
然后走過去扶起電動車,轉頭朝李石說了一句:“李石,我有個單時間快到了,不跟你聊了啊,微信聯系。”
說著,開著沒摔壞的電動車就走了。
看著他的背影和電動車的車屁股,李石有點懵,過了一會,輕輕搖頭。
“石頭,剛剛那個人你認識嗎?”
王悅蘭走了過來。
“嗯,我大學同學。”
“啊~,那他沒事吧?”
“看樣子應該沒事。”
李石把注意力放在女人身上,問道:“見面怎么樣?”
周圍之前圍的幾個路人已經散了,王悅蘭摟住他的硬邦邦的胳膊,如實道:“小侄子挺好的,長大了不少,其他沒什么意思……他爸媽對我的態度比以前要熱情了很多,但假的很,話里話間,總是想試探我是不是傍上大款了。”
李石笑道:“我們傍上的是富婆,是秋葉那個長得很好看的富婆,說好以后由她賺錢養我們的。”
王悅蘭聞言跟著笑起來,想起遠在羊城的秋葉,之前一點點不好的情緒瞬間也沒了。
她松開胳膊,從包里拿出手機,開始給陳秋葉發信息。
現在她倆整天都在斷斷續續的找空閑時間聊天,有時候李石也不知道她們怎么會有那么多話可以聊。
相比起來,自己似乎才是那個“外人”。
李石側頭看了下打字的王悅蘭,也從兜里摸出手機,翻到大學的同學群。
這個群他早就設置了“免打擾模式”,群里最后一條信息是上個星期的。
他往回翻看了聊天記錄,大家聊的都是一些有的沒的,大部分是關于網上熱門事件的吃瓜討論。
李石特意查了下,發現劉正東沒在群里說過話。
看著大學同學們的頭像和名字,他一時間有些陷入回憶。
大學群里最常聊起的話題便是各自的去向,剛畢業那會,有些人去了培訓機構,有些人像李石這樣去各種小公司,但更多的是回老家考公務員和事業編。
當然,這么些年過來,能“上岸”的畢竟是少數,有些人考了好幾年,時光虛度了,最后還是在渾濁的河水里掙扎。
劉正東就是其中一個。
在大學期間,劉正東屬于李石比較羨慕的那種同學,無他,他家里有錢,每個月父母給的生活費至少大幾千,甚至可能上萬塊,平時花錢非常豪橫,似乎從來沒缺過錢用。
李石還記得,大概是畢業兩年后,同學群里聊天時,劉正東說過自己考公二戰依舊沒上岸,打算繼續脫產三戰,當時他接了幾個軟文兼職,在逼仄的出租房里熬夜趕任務,看到后群里的聊天記錄后,感觸頗多。
那時就在想,很多時候,別人出生的起點,就已經是自己一輩子奮斗也達不到的終點了。也就劉正東這種不差錢的家庭,才能在畢業后,任性的,心安理得地在家啃老考公吧。
“按道理,就算沒考上公務員,這會也應該是在他老家建寧市‘無奈’地繼承家業才是,怎么會來潭州送外賣呢?”
李石在大學群成員里找到劉正東的微信,本來打算過發條信息過去問問他的情況——不是問他為什么會來潭州送外賣,而是問問他之前摔得那一跤怎么樣,看上去摔得不輕,想著還是建議他去醫院看看,檢查一下,免得受了內傷不自知。
不過又立馬想起他看見自己后那個尷尬的樣子,猶豫了兩秒鐘,覺得還是算了。
走到商場,兩人沒著急去取車,而是找餐廳吃了頓飯,再開車來到北郊。
把李石送到園林生態園附近的陽光村,王悅蘭先回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