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八角寨。”
“那地方我昨天去過了,路上的風景很好,山頂的風景更美,挺適合寫生的,你可以多畫幾幅。”
“福蘭特去過兩次,他也這么說,不過我繪畫的水平一般,而且畫的很慢,所以我的目標是畫一幅讓我滿意的畫(笑臉)。”
米薇這個女留學生畢竟是外國人,用漢字聊天的速度比較慢,而且還夾雜著拼音。
但總體來說,她的中文已經算是學的非常好的了。
兩人就這樣聊著,交流著美術心得。
中間她還把自己過去的一些作品發了過來,李石看過之后,覺得如果按照學習面板的要求來算,她的繪畫水準,應該在(入門+)。
“你覺得我這幾幅畫怎么樣?”
這是要評價。
李石斟酌了一下,覺得畢竟是國際友人,又是女生,不能打擊人家,委婉遣詞道:“都畫的挺好的。”
回到山下,李石和姐妹花重新上了車,驅車前往下一個景點——辣椒峰景。
路上,他開著導航的手機響了兩次,屏幕上有微信提示彈出來,他都沒管,等十幾分鐘后,抵達了辣椒峰景區入口,李石把車在景點大的停車場停好,才從車載支架上取下手機。
還是米薇的微信:
“謝謝(呲牙)”
“昨天看你畫的風景畫也非常好,水平遠高于我,我可以再多欣賞一些你的畫作嗎?(期待)”
李石嘴角一抿,點開手機上的相冊,找了下,原本打算把昨天在八角寨寫生的畫作照片發過去,不過想起艾雅已經把昨天晚上給她畫像的視頻發到了網上,便開口和她說了一聲,然后在圖冊里找到那幅被他命名為《冷艷雛菊》的寫生,發了過去。
這幅畫,可以說是他目前綜合水平最高的一幅作品,靈動寫意,絕對的“佳作”。
從景區門口往里走一公里,抵達“辣椒峰”的山腳。
路上,米薇連續發來了對李石這幅作品的贊美。
她的繪畫水平雖然只有(入門+),但鑒賞水平還挺高的,各種內行的贊美之語,也算是言之有物,看的李石還挺開心的。
“福蘭特老說華國年輕畫家里沒有什么出眾的人,我可以把你這幅畫發給他看嗎?”
“因為我想給他dalian!”
后面還跟著發過來一個(打臉)的表情包。
李石笑了一下,心想,這個外國人居然還懂這些網絡梗,打字道:“可以。
然后又糾正道:“不過你這種行為不是給他打臉,而是打他的臉。”
辣椒峰是一座巨型石頭山。
山峰的頂端是個大蘑菇頭,往下有點彎,底部尖尖的,上粗下細的形狀看上去還真像一顆大辣椒,不過是一顆石頭做的辣椒,山體沒有植被,看著灰不溜秋,有些發紅,有些發紫。
李石和姐妹花商量了幾句,她們覺得辣椒峰“淺嘗”即可,就一個硬邦邦的石頭山,沒必要攀爬。
在山下拍了照,他畫了一張速寫,便轉身返回了。
到是臨近的駱駝峰,李石準備深入探索一番。
駱駝峰也是石頭山,不過它由三座巨大的石峰巧妙地組合成一匹駱駝的頭、峰和尾部。它的山勢不高,除了上山的坡度比較陡峭外,其他地方都是掘壁而建,是相對緩和的棧道。
考慮到后面還要一路游玩,得保存艾蘭和艾雅的體力,李石保持著悠閑游玩節奏,爬一會,就喊兩姑娘休息一會,他也正好趁機多畫幾幅速寫。
走走停停,時間雖然花的多,但輕松自在。
從駱駝峰下來,看時間十一點半了,在路邊找了個農家餐館吃了頓飯,便驅車前往李石最期待的紫霞洞。
他查攻略的時候,有來過的網友說這個景點基本上荒廢的。
李石看過一些照片后,立刻把這個景點選為必去的景點——這種荒敗凄涼的景色,正好拿來入畫。
從駱駝峰開車過去花了十六七分鐘。
剛出發,天空就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等把車停下,雨勢又突然變大了。
一瞬間,仿佛從白天進入黑夜,四周的青山在大雨中變得隱隱約約起來。
三人坐在車上,沒有急著下去。
李石依舊和女留學生在微信上有一句沒一句地交流著繪畫的事。
當他看到車窗外煙雨朦朧的景色,突然來了感覺,讓坐在后面的艾雅把背包遞給自己,然后拿出素描本,開始作畫。
副駕駛上的艾蘭欣賞了一會認真畫畫的李石,又轉頭看向車窗外雨中山林,舉起手機,對著外面拍了個小視頻,正要發到朋友,忽然聽到后面艾雅驚呼道:“哇,我們的視頻有一萬三的點贊了!”
她立馬轉身。
“昨天晚上發的抖音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