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并且,每半個月會給母親的賬戶上轉一萬塊錢,還給她換了一臺配置高的手機,其他日常用品和服裝鞋子,也網購了兩次,都是拜托堂哥幫自己送回去的。
前面兩次轉錢過去的時候,還讓他留著自己用,第三次開始,叮囑他賺了錢也不要亂花,盡量存起來,為以后做打算。
兩個多月的潛移默化,母親也漸漸接受了他發(fā)財的事實。
李石后面幾次打電話的時候,能明顯感受到,母親各方面都要比以前好很多,整個人的狀態(tài)都不一樣了,說話的時候,總是樂呵呵的。
哪怕半月前,他說自己已經辭職出來和人合伙做生意了,也只是讓他和生意伙伴好好相處,別為了錢急紅了眼。
聽到兒子說在潭州買了套房子,周曉翠喜出望外,連忙問起房子買的地段、面積,買了多少錢,貸款了多少。
這方面,李石早有預案。
他編了套七分真,三分假的說辭。
全款從熟人那里用非常優(yōu)惠的價格買的,精裝修,房屋面積超過了三百平米,明天就能去拿房本。
具體價格沒說,只說是“好幾百萬”。
雖然打了個大大的這口折,周曉翠還是很震驚,不過她十分信任自己兒子,倒絲毫沒懷疑李石短時間內就賺了這么多錢,是因為去做了什么違反亂紀的事,只是覺得,有點像是在做夢。
李石稍微講了一下房子的情況,不想糾結在房子的價格上,轉移話題道:“媽,等國慶節(jié)前我回去接你過來,到時候過火,你跟我說說,要準備什么嗎?”
“過火”是他們老家的說法,就是喬遷新居的儀式。
“好好,那要我先找人看看國慶節(jié)那幾天的日子,定了日子,再算好時辰,到時候你按照時辰進新屋,把所有的燈開起來,廚房里的火也打開,燒的越旺越好……”
“定了日子,你再請一些同事和朋友,到家里來熱鬧一下,最好開火做一頓雞鴨魚肉齊全的飯菜,招待一下客人。”
李石其實對這些并不怎么在意,但他知道母親挺在意的,所以很認真地聽她講這些習俗,最后也問了一句:“那要不要請舅舅和大姨三姨他們到潭州來?”
周曉翠遲疑了一下,道:“要是在老家,肯定要請,潭州太遠了,懶得麻煩了,你明天拿了房產證,在外婆家的微信群里發(fā)個紅包吧?!?
母親的遲疑,讓李石意識到她可能也有點糾結。
便笑著道:“其實也不麻煩,開車過來兩個小時就到了,到時候可以住新家,新家住不了,潭州街上到處是酒店,開幾間房就好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