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家村的歷史有些年頭了,早在洪武年間朝廷在這里有軍屯,一批軍戶在此落戶,漸漸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王家村。
王家村的村民如今大多還是屬于軍戶,不過現(xiàn)在的大明已和以前的大明不同。二百多年過去,軍戶制早已不是從前了,在千戶所的軍戶受限制還多些,像王家村這偏僻的地方,軍戶幾乎和普通的民戶已沒太多區(qū)別。
整個村落并不算小,王家村有一里多些人口,所謂一里就是十甲,按照大明的戶籍制度,一里大約在一百一十戶左右,如每戶三至四口人,也就是近四百人的樣子。
王家村整個村子有五百人出頭,其中老幼占了大半青壯占了小半,再加上住在村里的幾家匠戶。
王家村這地方外人知道的不多,一來是因為這里的村民戶籍比較特殊,大多依舊屬于軍戶,但因為歷史的原因千戶所那邊又不怎么管。而且王家村的位置又比較偏僻,位于平陽府和襄陵之間的山溝里,這邊又遠離官道,路不好走,知道的人也不多。
說起王家村,這里和朱慎錐的淵源頗深,因為朱慎錐的母親就姓王。
現(xiàn)在王家村的村長王榮也是這里的百戶,要論起親戚來,還是朱慎錐的親舅舅呢。
從外面看去,王家村和普通的村子沒什么兩樣,在山西這樣的村落比比皆是。但外人不知道的是,王家村遠不像看起來這么簡單。
進了村子,一路上都有朱慎錐熟識的人和他打著招呼,朱慎錐同樣熱情地回應(yīng)著。
往村里走了一段路,前面一幢普通的院子,這里就是王榮家的宅子了。
王榮正在院里忙活著,四十來歲的他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身材壯實、臉龐黑黝黝的,彎著腰收拾著堆在角落里的柴火。
“舅舅!”
聞聲回頭,見是朱慎錐,王榮頓時笑了:“我約莫著你這幾天就該來了,路上可好走?”
“煩勞舅舅關(guān)心,一路過來平安的很。”
“走!累了吧,進屋喝口水,歇歇腳,今個兒我們爺倆好好喝一杯。”王榮把手里的柴火往那堆上一丟,拍拍手招呼著朱慎錐進屋。
這時候,王榮的媳婦從屋里走了出來,瞧見朱慎錐很是高興,朱慎錐喊了一聲舅媽,舅媽笑著連連點頭,見朱慎錐風(fēng)塵仆仆的樣子,趕緊去打水給朱慎錐擦把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