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不過,曹操是脫身了,可屯駐在洛陽的諸侯,卻亂成了一團麻。 孫堅離去,令袁紹心生不滿。 更重要的是,他隨身可能還帶著傳國玉璽。 袁紹倒是去詢問了孫堅,可是孫堅卻拒不承認有此事。 不得不說,有的時候人會利欲熏心,更容易被欲望沖昏了頭腦。 孫堅越不承認,袁紹就越感覺可疑。 想想也正常,任何人得了那東西之后,會站出來承認呢? 所以,袁紹又提出來,我要搜查你的營地。 這一下,卻徹底激怒了孫堅。他不禁嚴詞拒絕,而且在當天晚上,就開拔離開洛陽。 可他這一走,在袁紹等人看來,更像是做賊心虛。 傳國玉璽一定在他手中,一定是被他帶走了! 他一個江東蠻子,有何德能占居國之重器?不行,絕不能讓他把那傳國玉璽帶走。 但身為聯軍盟主,袁紹卻不能真個就對孫堅動手。 傳揚出去,別人會說他是貪圖孫堅的寶貝,所以才如此做。這對于袁紹而言,絕對不可以……他是袁氏子弟,名滿天下,絕不能在品行上,出現任何不利于他的污點。 所以袁紹靈機一動,便想出一計。 此前,孫堅殺了荊州刺史王睿,只是這刺史之位空了出來。 在諸侯廝殺之際,董卓并未停止行動。 他在反復思量之后,選擇了劉表劉景升接掌荊州。 這劉表是山陽人氏,乃漢室宗親。 而且,論德行和名望,劉表絲毫不遜色于袁紹,乃‘八俊’之一。 讓劉表出任荊州刺史,不會有任何人站出來阻攔,同時還能夠得到漢室宗親的擁護。 更重要的是,憑借劉表八俊之名,他董卓也能得到一個不錯的名聲。 于是,當滎陽和虎牢關激戰正酣時,劉表卻帶著幾十個隨從,幾乎是單槍匹馬,前往荊州赴任。 袁紹的計策,就是請劉表出手,劫殺孫堅。 孫堅,雖是長沙太守,卻非荊襄人氏。 荊襄世族,有非常強的排外性,對孫堅并不是特別喜歡。 加之此前孫堅為了出兵,斬殺了刺史王睿。在某種程度上,也觸動了荊襄世族的利益。 所以,那些人一定不會歡迎孫堅回去。 而劉表呢? 單身匹馬去了荊州,身單力孤。 他需要籠絡荊襄世族,同時也需要消耗荊襄世族的力量。 那么孫堅就是一塊磨刀石,相信以劉表之能,一定能想出辦法,讓孫堅和荊襄世族火拼。 袁紹計劃的非常得當,只等劉表行動。 但是在劉表行動之前,他還想要繼續把諸侯籠絡一起,等候幽州牧劉虞的消息。 他派人前去拜訪劉虞,想要立劉虞為帝。 在袁紹看來,同為漢室宗親的劉虞,一定不會拒絕這帝位的誘惑。 可是,這人心的確是已經散了…… 河內太守王匡,率先退出聯軍。 隨后,徐州刺史陶謙,也借口州內發生叛亂,需要盡快回去平亂。 濟北國黃巾復起……嗯,這不是借口。 要知道,黃巾之亂雖說平息,但黃巾余孽依舊散落各地,四處為禍。其中,尤以青州最為嚴重。濟北相鮑信收到了消息之后,不敢繼續逗留洛陽,便急匆匆離去。 最讓袁紹惱怒的,還是他那個不知輕重緩急的兄弟。 袁術居然也在這個時候請辭,甚至連個借口都沒有。 “兒郎們離家已久,而壽春也入收割季節,大家都歸心似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