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水根同志,那你說,宏昌給你的兩個設計方案,你覺得哪個合適?”胡市長迫不及待地追問林水根,逼著林水根表態。 林水根此時,心中早就有了主意:既然形勢對自己不利,那就不能逆勢而上,而是順勢而為;不就是想修建一座地標性的建筑嗎? “胡市長,我覺得兩套方案都有優缺點,可以綜合起來搞!” “奧?”胡市長頓時來了情緒:“那你說說看,怎么個綜合利用?” 林水根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胡市長,第一套方案,預算太少;想修建一座地標性的建筑,兩個多億哪里能夠?所以,這套方案根本沒有考慮到結算問題,這個預算就有問題; 第二套方案是十個億,預算還可以,梧桐基金公司也拿得出,但六十六層的建筑,慢說是十億,怕是二十億都建不起來;我的意思是,用十億修建一座三十三層的地標性大廈,那就完美了!” 胡市長沉吟了一下:“嗯,你這個想法不錯,看來,那兩套方案都太草率了,那就按照你這個想法來!” 林水根見胡市長同意了自己的提議,趁機再出建議。 “胡市長,我倒是有一個想法,您看看行不行?十個億修建33層的大廈,怎么做都夠了,那就修建得實用一些,大氣一些……” 胡市長插嘴詢問:“怎么個大氣法?” 林水根笑笑:“古話說得好,天圓地方,我看不如修建一座外圓內方的大廈,辦公配套要齊全,做成一座創業大廈,是不錯的選擇?” “外圓內方?這是什么說法?”胡市長有些不解。 林水根解釋道:“外圓內方是暗喻天圓地方,從建筑學上來說,圓形的建筑,最牢固也能抗震,抗臺風;還有一層意思是:這也是做人的學問,創業的學問,做事要順勢而為,心中則必須有棱角,必須有桿秤……” 林水根還沒有說完,胡市長便聽得高興了,直接打斷了林水根的解釋。 “說得好,做人就要這樣,不能頂風而上,而是順水推舟,呵呵呵,水根同志,你這么一解釋,簡直就是最佳方案了!” 林水根見胡市長高興了,趁機詢問:“胡市長,您這么忙,梧桐基金公司的事情,除了這座大廈的設計,具體的業務應該沒有時間過問吧?” 林水根最擔心的就是,胡市長心血來潮,去梧桐基金公司瞎指揮,搞得烏煙瘴氣,可就對不起股東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