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章 十五戶抽一丁-《晚唐》


    第(2/3)頁

    一出門,村路上已經發現好多村人稀稀落落的向村中心的那顆大槐樹趕去。村里的這棵槐樹是整個王李村最大的一棵,足足有六七丈高,枝繁葉茂,形如傘蓋。每當碰到災年,四五月就是青黃不接之時。那個時候槐花正開,村里的百姓都靠采摘槐花、槐葉和野菜充饑度過這段艱難日子。

    在王李村,這棵槐樹最受村人愛護。久而久之,這棵槐樹就成了王李村的社樹。社樹,和社廟一樣都是十分重要,大家每年都要在這樹下舉行祈禱儀式。平時哪家遇到個災病什么的,也會來社樹下燒香燒紙,甚至社樹上垂下的枝條下掛滿了一些繪著符字的布條。

    社樹下,也成了全村的中心,一有個什么重要事情,全村都集合在樹下商議。

    趕到社樹下,這里已經陸陸續續聚集了上百人。王李村不算大,但卻也不小,整個王李村有戶一百五十八戶,口一千一百三十人,成丁三百余口,中男中女等也有四百余口。這樣的村子,在安史之亂后,乃是大村。

    四家為鄰,五家為保,在邑為坊,在野為村。

    唐朝武德七年戶令規定,在田野者為村,田野指的就是州縣城官之外的區域。唐初,在州縣都城之中,朝廷以百戶為里,五里為鄉。不過到了此時,鄉里制度漸松馳,村鄉制度開始漸成熟。百姓們聚落而村,不再嚴格按百戶為里,五里為鄉的制度居住。

    王李村一百五十八戶,口一千余,是一個大村。村有村正兩人,專門負責村墻村門的守衛,以及輪流上縣衙當值。并且還得幫助縣衙收繳兩稅,抽調差役,以及下達上面的政令。

    “村長叔,出啥事了,一大早把大家伙叫來。”李璟見槐樹下兩個村正都到齊了,而且他們身邊還有一個穿著圓領衫袍的吏目,以及一個身高八尺,腰間還配了一把橫刀的大胡子,一看就知道是個軍官的大漢。

    王李村是個大村,上千的人口,而且整個村子外還筑了一圈近二丈的土墻防衛,村墻上只有東西兩道村門,且村里還有一支專門的護村隊,各家輪流值守。且因為王李村是由王、李兩姓組成,又超過了百戶的規模,所以王李村有兩個村正。一個是年紀很大了的王老村長,一個則是正當年的李樹根村長。

    王老村長當了幾十年的村長,在村里深得威望,且他家是村中第一大戶,有田千畝,據說也是早些年從京城避難過來的。王家沒有選擇居住在城中,而是在王李村置田建屋,在這里隱居。老村長處事公道,為人厚道,雖然是村中第一大戶,卻從沒干過仗勢欺人的事情,所以一向為村里人推崇。只不過老村長這幾年也老了,便漸漸將村里的大小事情交給了李樹根。

    李樹根才剛過四十,早年間曾經在州里當過兵,據說還是個隊頭。回到村里后,也置起了幾百畝地,如今老村長不大管事,村里大小事情便大都由他處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峡市| 宝鸡市| 射阳县| 义马市| 淳化县| 宽甸| 塔河县| 鸡东县| 惠安县| 东平县| 连山| 社会| 平定县| 维西| 碌曲县| 孟津县| 崇仁县| 特克斯县| 南华县| 龙南县| 盐池县| 绥化市| 白玉县| 塘沽区| 东安县| 栾川县| 银川市| 夏邑县| 金秀| 通化县| 新建县| 新郑市| 兴国县| 泗阳县| 周宁县| 方城县| 招远市| 荔波县| 大荔县| 大关县|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