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四面都是臉面山巒。
西邊十公里是一處山坳,光柱正出現在哪里,距離“飛仙”降臨最近的大夏武者小隊在五公里之外,除了監督周圍區域的“飛仙”動向之外,還肩負著守護研究所的重任。
這支小隊代號為“蜂山”,因為小隊隊長是一位大宗師,他的獨特術法是呼喚各種蜜蜂。
聽上去有點兒像某部著名著作中的“姑姑”。
只不過這位呼喚蜜蜂的武者是一位男子。
事發后一分鐘,“蜂山”小隊到達山坳。
小隊成員一共十人,全身野戰裝備。夜視儀、火箭炮、迫擊炮、沖鋒槍手雷等等一應俱全。
自行榴彈炮還在路上,一會就能到達支援。
不過,當他們看到“飛仙”的時候,神經瞬間緊繃起來。
一條好消息一條壞消息。
好消息是,眼前的“飛仙”可以歸類,對方身高超過二十米,龐然大物也。
這是在武道會上出現過的“巨靈”的同類。
單看“飛仙”的臉,像極了大夏佛寺門口的四大天王,豹頭環眼,血盆大口,做憤怒狀。
“飛仙”身體上覆蓋著頗具大夏古代風格的盔甲,但巨大的頭顱上則沒有任何防護,畢竟他根根豎起的頭發就讓人頭皮發麻。
“蜂山”小隊的武者們距離“巨靈”大概五十米。
這是第一版《飛仙作戰需知》中的作戰規范。
五十米,是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
巨大盾牌擋在小隊成員前方,迫擊炮迅速架好,后方的自行榴彈車終于到達,發射器緩緩抬起。
隨時可以發射。
小隊隊長舉起右手,呼吸急促。
這是他們第一次面對“飛仙”,不緊張才見鬼呢。
“各位隊友,按照作戰規范,聲波測試探開始!”
這依然是《作戰需知》的規程。
尖銳的嘯叫聲陡然響起。
持續五秒,“巨靈”沒有任何反應。
然后嘯叫聲慢慢消失,提升到了人耳無法捕捉的高頻。
“巨靈”依然沒有反應。
超聲波試探,無效。
次聲波試探,無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