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屈的家鄉在西南一個極為貧苦的山區。 某天他正背著一筐土豆下山趕集。 這時,一個名叫年輕漂亮的女孩開車旅游經過這里,停車向他問路。 不屈用土話和女孩溝通,女孩聽不懂,不屈就在前面跑著,跑了兩步又回頭招招手示意她跟上。 女孩這才知道,原來他是要給自己帶路。 從城市開來的汽車在后面緩緩地行駛,而那個衣衫襤褸的男孩,卻熱情地在前面奔跑帶路。 他的身后背著一筐沉重的土豆,腳下踩著的鞋子已經破得不成樣子。可他回頭時的笑容,是那么純真溫暖。 這一幕被女孩用鏡頭記錄了下來。 女孩喊了不屈上車,不屈起初不好意思,邀請了好一陣子,他才答應。 把土豆放到后備箱,他上車后,卻悄悄地抽了車上的紙巾墊在屁股底下,被女孩發現時為他為什么那么做。 不屈低頭笑笑,連說帶比畫,才讓人聽懂,他是怕弄臟了車座。 女孩瞬間破防,哽咽著和他說:“沒關系的。” 當車開到山下集市的時候,她停下來一邊繼續用鏡頭記錄不屈,一邊蹲在路邊陪他賣土豆。 那一筐沉重的土豆,最后只賣了十塊錢。可不屈拿著錢,笑得很滿足,然后轉身去文具店買了紙和筆。 因為他家最小的妹妹上學了,他要買文具送她。 女孩對不屈的生活越發的好奇,于是在賣完土豆后還和他去了他家里。 不去不知道,去了才知道什么叫家徒四壁。 幾間破平房,建在半山腰處,墻壁破得掉渣。 家里什么家具都沒有,只有用木板拼成的幾張簡陋的床鋪,讓一家人睡。 不屈很早就喪父,母親因病常年躺在床上,沒有勞動能力。 不屈是家里的大哥,底下還有三個弟弟妹妹,都還在學齡階段。 家里的農活、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等等,全都壓在這個18歲大男孩的身上。 可即便人生如此困難了,他依然十分樂觀,總是面帶笑容地說話。 只是當問他苦不苦的時候,他垂下了頭,許久之后說了句:“習慣了,就還好。” “姐姐,你留下來吃飯吧?我給你做好吃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