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驚弓之鳥(求月票)-《新書》
第(2/3)頁
而剛進屋子,第五倫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確有其事,竟感覺自己在空氣中,聞到了一股淡淡的……糞味。
王閎服的是什么毒藥他不知道,但診治辦法倒是不言自明,多虧了黃湯糞汁催吐唄。
如今再見,王閎亦頗為尷尬,確實如第五倫所料,因為新仇舊怨,他對皇帝施政極其不滿,又始終畏懼像其他王家人一樣被賜死,便常常系藥于手內,隨時準備自殺留一個體面。
但這苦衷如何跟第五倫言說呢?好在第五倫聰明,一個箭步過來,朝王閎作揖道:“久聞東郡瀕臨大河,有魚名河豚,肉極鮮美,不食河豚,不知魚味,然卻有毒,王公往后還是要切記少食啊,國家幾乎失去了一位棟梁!”
第五倫的意思是承諾不會將此事回報朝中,這臺階倒是給的舒服。
此事翻頁后,第五倫總算能將懷里捂熱的制詔讀完了。
但聽聞第五倫此來與己無關后,王閎更加尷尬,自己簡直是驚弓之鳥,離群孤存,飛得慢,其聲哀,在這亂世無所適從。聽聞皇帝那兒一聲弦響,竟害怕到自己掉了下來,殊不知這箭是射向鄰郡的。
王閎確實和李焉沒有關系,畢竟對方心再大,也不可能膨脹到想早早拉一個王家人反新復漢。
王閎只道:“不曾想李焉竟如此大膽,難怪近來郡中多有流言讖緯,在流民中散播,果然是他所為。”
這第五倫還真不知:“什么讖緯流言?”
王閎讓門下掾進來,將那些民間暗暗傳播的讖緯一一告知第五倫。
“第一句是……文帝發忿,居地下趣軍,北告匈奴,南告越人。”
這句就觸犯第五倫底線了,反新復漢沒問題,可你居然想學盧芳,勾搭匈奴,還想拉南方的句町入伙?
第二句則是:“江中劉信,執敵報怨,復續古先。”
此言和解?這劉信乃是漢宣帝曾孫,出身東平王室,十多年前翟義起兵反莽時立的“天子”,王邑、嚴尤掃平東郡后,翟義身死,劉信則突圍后不知所蹤,果然被利用起來,當成“扶蘇、項燕”了,也不知是真是假。
第三句是:“四年當發軍。太白楊光,歲星入東井,其號當行。”
大概是和“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類似,是想在地皇四年舉事吧,明年當真有歲星入東井這天象么?看來李焉的手下有能夜觀天象者啊。
倒是第四句最讓第五倫重視。
“江湖有盜,自稱樊王,姓為劉氏,萬人成行,不受赦令,欲動常安、雒陽。”
“樊王……”
“說的是……泰山賊首樊崇?”
這腦洞不錯,結合上下文,意思是如今在青徐兗三州鬧得最大,已聚眾數萬的樊崇,就是劉信的化名。看來李焉是想要借起義軍的力量啊,不過滑稽的是,反而是泰山樊崇那邊,起義都三年了,仍是無文書、無口號、無旗幟、無編制的混亂象,樊崇肯定是大老粗,說他是劉信,這大概是李焉等人的一廂情愿。
這些新情況,王閎也早就派人送去常安,恐怕王莽知道后,會更加抓狂。
王莽的制詔中,倒是贊了王閎的忠懇,決定給他增加秩祿,還表示愿意讓侄兒王磐繼承平阿侯的爵位,末了才勒令王閎,立刻發郡兵,一支隨第五倫前往魏成君緝捕謀反的李焉,另一支去往老家元城,護住祖宗墳冢。
眼看王閎陷入思索,沒有立刻答應,第五倫立刻道:“我知道治亭要防備東方樊崇等賊,又要約束過境的流民,兵力捉襟見肘,但王公,李焉揚言要反新復漢,一旦得逞,恐怕會對元城王氏祖墳不利。”
“元城孺王(王賀)、陽平頃王(王遂)亦是大尹的祖先,難道就能坐視李焉損毀么?”
第五倫在暗暗提醒王閎,哪怕王閎不認可新朝之政,對皇帝不以為然甚至畏懼仇視,可他的血脈和祖宗,卻是改不了的。
這話起了作用,王閎只長嘆一聲道:“敬受諾,閎自當奉君命行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山市|
建平县|
崇州市|
泾川县|
眉山市|
武山县|
浪卡子县|
华安县|
宁夏|
水城县|
原阳县|
调兵山市|
石嘴山市|
商都县|
利津县|
玉龙|
西安市|
阿图什市|
密山市|
郯城县|
阳朔县|
镇安县|
客服|
阿拉善右旗|
温泉县|
外汇|
肃宁县|
吴川市|
且末县|
灯塔市|
开原市|
农安县|
台湾省|
贺兰县|
崇信县|
新田县|
兰考县|
开封县|
满城县|
类乌齐县|
丹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