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卿本佳人-《新書》
第(1/3)頁
這世上本無冠軍縣,直到漢時霍去病出擊匈奴,功勞冠于諸軍,漢武帝決定割穰、宛各一鄉,以侯名縣,遂有此地。
冠軍縣北鄉,有山林木如羽,可以俯視南陽通往武關的必經大道,是為羽山。
此時雨水初歇,山中盜寇藏身的洞窟內,賈復坐在一個被綁在樹干上的褐臉漢子面前,與他說著話。
“我少時家境不錯,好學,跟著舞陰李生習《尚書》,尚書你知道罷?”
褐臉漢子搖頭:“我不識書,更不知什么上書下書。”
賈復笑道:“不知也無妨,講的都是古之圣賢治國的誥令和文書,對平日生計并無半點幫助。”
“我當年學書時,便被李夫子稱贊,說我容貌志氣如此,而勤于學,將相之器也。”
借著東升的太陽仔細看的話,賈復確實生得一張好皮囊,雖然山里日子苦枯槁了些,但仍能見其少年英姿。
“我本來是想學而優則仕,一心想讀圣賢書入太學的,只可惜后來家道中落,遂丟下書,補為縣中小吏,斗食俸祿那種,忙碌于俗事。”
賈復手下送來了飯食,都是粗陋的糙米飯,也無甚東西佐餐,賈復只從懷里掏出一個布包著的東西,一點點打開后,露出了一個泛黃的鹽塊,小心翼翼地用刀削刮,將上面的鹽粒一點點撒到飯上,這就是奢侈的下飯菜了。
上蒼給了南陽豐厚的鐵礦資源,卻讓這兒極度缺乏食鹽,官府和百姓所需得不遠千里去河東運來。
賈復將手里沾上的鹽粒舔掉,還掰了一小塊分給褐臉男子:“有一次,我被點名跟隨五均司市師前往兆隊(河東)運鹽,那時候天下已有些不太平了,去時那些老吏個個吹噓自己的勇武,告訴我一定要守好鹽,這可是一縣人的指望。”
“結果途中當真遇到盜賊,我遂拔劍守在鹽車旁,前方是群盜射來的箭,一支支從我身邊劃過去,我高呼縣卒們抵抗,可這時候卻總覺得臀后一個勁冒涼風。回頭一看,大善啊,那些將職責掛嘴上的老吏早就跑了,連五均官也不例外,就剩我一個小斗食還在頑抗。”
“我最終帶著十多人擊退了上百盜寇,也不知如何做到的,只記得身上受了好幾處傷。好不容易將鹽車運回縣里,父老都稱贊我有信義,可誰想得到,那逃走的五均官和老吏們早就先一步回到縣中,告訴縣宰,說賈復與盜賊勾結,將鹽車全都送了,于是縣中便將我叔父一家緝捕殺害。”
“我憤慨之下,遂當真帶著一群運鹽工做了盜賊,那些被我擊退的群盜也敬佩我勇武,一同加入,遂有這數百人之眾。”
洞窟外的群盜已經漸漸醒了,不需要賈復一一囑咐,就開始做各自的事,或修補衣裳,或擦著弓刀。
回想往昔,賈復年輕的臉上頗有遺憾:“我想起夫子說過,我有‘將相之才’,遂自稱將軍。”
他看著被自己綁了一宿,身上掛滿露珠的不速之客:“馬渠帥,你來自綠林,見識廣,你覺得,這將軍之號,賈復配得上么?”
被縛的馬武咧開嘴笑道:“當得起,你的勇武,已經勝過九成九的新軍將領了,我在綠林時遇到過不少,彼輩都怯懦如雞,不足道也。”
賈復往石頭上一靠:“我的故事說完了,馬渠帥又是如何做了盜賊?”
與俊朗的賈復相反,馬武臉褐而貌丑,只道:“我乃前隊湖陽縣人,年少時倒是想做守尉,督盜賊,卻不想長大后才發現,我生來就是做盜賊的好料。”
“我當時在湖陽任俠好義,殺了一個橫行鄉里的豪右子弟,于是只好避仇南奔于江夏,想做一段時日的漁父,過本分的日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真|
措美县|
远安县|
青冈县|
观塘区|
远安县|
谢通门县|
周宁县|
洛扎县|
昌吉市|
扶余县|
临桂县|
衡水市|
安义县|
汪清县|
洪泽县|
社旗县|
泸州市|
碌曲县|
怀来县|
交口县|
泉州市|
仙游县|
宁海县|
如皋市|
松江区|
丹阳市|
历史|
尼玛县|
临夏市|
若尔盖县|
平安县|
徐州市|
温宿县|
肥东县|
安塞县|
双柏县|
贵溪市|
新平|
苍溪县|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