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16章 不愧是你!-《新書》


    第(1/3)頁

    “炭窯塌陷時,上百名炭工都死于非命,只有吾祖少君僥幸得以生還。”

    竇融絮絮叨叨說著他七世祖竇廣國小時候被人販賣,淪為挖煤奴隸,差點被黑煤窯塌陷給埋了的事,那是平陵竇氏的起源,兩百年前也是漢家外戚。

    不過自從漢武帝后這支家族就沒落了,到竇融這一代重新崛起,成了新室新貴。

    第五倫應道:“這說明章武侯自有大運庇佑啊。”

    竇融笑道:“非也,只因是年小力弱,爭搶臥位時被排擠到了窯外,才得以僥幸生還。”

    竇融只低聲對第五倫道:“伯魚莫非還在怪我搶功之事?”

    第五倫忙道:“周公何出此言,以我一營區區數百之眾,豈能令數千胡虜退卻?確實多虧了周公及時南下,若換了其他校尉,路上拖延數日,后果不堪設想。”

    竇融嘆息:“但我分了伯魚之勛是事實,更始將軍還將梁丘賜舊部分予我來管,融心中有愧啊。”

    “但伯魚勿要擔憂,我已經上書大司空,陳述了伯魚功績,希望他能在朝廷封賞時替伯魚美言幾句。”

    先送溫暖、攀同鄉,然后講故事拉近與第五倫的關系,如今更開始搬出背后勢力,招攬第五倫了。

    第五倫已經察覺竇融之意,這家伙莫非也看上了新秦中?

    “有靠山了不起啊。”沒錯,就是了不起,第五倫心里酸酸的,他這后娘養的雜牌軍真是慘。

    三板斧下來,竇融覺得已表誠意,也不需要第五倫承諾什么,眼看外面風雪已停,便辭行出障,只在臨行時對第五倫道:“素聞伯魚愛兵,我也愛兵,伯魚屯田,我也屯田,你我凡事每每不謀而合,志向也相近,真是相見恨晚,若是日后能長久共事,還望伯魚能多多指點。”

    言罷告辭而去。

    回程的路上,竇融心情極佳,親自來看了一趟后,他認定,第五倫確實是邊塞良將之材,將殘破的邊墻烽燧打理得井井有條。

    “這天下,也酷似一座不知何時可能傾覆的炭窯,一旦崩塌,滿朝文武都得壓死。”

    “而我也該學學吾祖,稍稍往邊緣睡點,看似冷些,實則更加安全。”

    大司空王邑已經回信,說竇融賞爵升官,已經板上釘釘,他留守新秦中的計劃已成大半,而不出意外的話,第五倫應該能做竇將軍手下一校尉。

    “伯魚凡事每與我同,又素有名望,頗得新秦中人愛戴。若能得他輔佐,修兵馬,習戰射,外御羌胡,內修仁政,我保全宗族于邊塞河西的計劃,豈不是更易成功!”

    ……

    時間轉眼到了十一月底,眼看地皇元年就要過去了,來自朝廷的封賞,也終于抵達邊塞。

    出人意料,這次來替皇帝行賞之人,除了宮里的黃門外,還有位侯爺:展德侯王颯(sà)。

    對此人第五倫當然一無所知,但提起王颯的姑姑,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便是漢元帝時和親匈奴的王昭君。王昭君成為漢匈和睦的象征后,她的家族也飛黃騰達,到王莽時,更封昭君兄子二人為侯,一個叫和親侯,一個叫展德侯,派遣他們往來匈奴,算是朝中主和派的代表。

    展德侯王颯曾兩度前往匈奴,對邊境十分熟悉,使至塞上后,第五倫和竇融渡河到特武縣拜見王颯。

    這場舉國之力鬧鬧騰騰的北征,最后落得慘淡收場,韓威全軍覆沒,或言死,或言降,王莽派遣五威司命趕赴邊塞調查。而縱觀萬里邊塞,唯一的亮點就是新秦中的這場防守反擊,好歹斬得“數千”胡虜首級。

    第五倫一愣,在廉丹那翻了一倍的斬首,去京師轉了一圈后,對外宣揚又翻了幾番,畢竟皇帝也是要面子的嘛。

    如此一來,就將竇融和第五倫的賞格抬高了很多,王颯笑道:“陛下聞韓威喪師,大呼吞胡將軍誤予,又聞兩位校尉力挽狂瀾,大破胡虜,不由喜悅,當場便下了封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川县| 象山县| 新河县| 儋州市| 启东市| 新河县| 嫩江县| 清涧县| 柳河县| 谢通门县| 鄢陵县| 贺兰县| 靖宇县| 九寨沟县| 出国| 周口市| 石泉县| 阳泉市| 汉寿县| 宁陕县| 沙田区| 布尔津县| 盐城市| 青冈县| 永修县| 郓城县| 平昌县| 涪陵区| 南华县| 米易县| 汨罗市| 田阳县| 平远县| 治县。| 平和县| 平湖市| 林州市| 和平区| 民乐县| 中方县| 永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