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今益州疲弊-《新書》
第(3/3)頁
萬幸,王莽好歹沒將這縣名改了,否則第五倫就不會如此驚喜:“郫縣豆瓣,我吃過!”
這就是揚雄的故鄉,聽侯芭提及夫子的家世,乃是春秋之際晉國大夫南遷,到了楚漢之爭的時候,揚氏逆江上行,住在巴州。揚雄五世祖官至廬江太守,漢元鼎年間,躲避仇人又逆江上行,抵達成都附近的郫縣。
此處正是蜀王杜宇、鱉靈之都,古蜀國的興起之地,難怪揚雄對古蜀如此抬愛。
“夫子是真的喜愛家鄉啊。”
王隆道:“年輕時就以《綿竹賦》、《成都城四隅銘》、《蜀都賦》名動蜀中。”
“所以才對歸來念念不忘。”第五倫放目四顧,更加理解揚雄了。
他和后世的李白一樣,在巴山蜀水間成長,作為當地的英杰,年輕時一心出蜀,想離開這片平原,去更大的舞臺施展才華,兼濟天下。
可常安對他是冷冰冰的,長期的困守小官之職,滿肚的學問就像雍塞的河流,悲哀地找尋突破口;滿腔的失意如秋夜里清冷的月光,揮之不去。常安還奪走了他的兩個愛子,讓揚雄孑然一身,連自己都救不了,又何談兼濟蒼生?
還是回來好啊,既然常安以冷酷面孔對待你,倒不如回到溫暖的故鄉,少不入川,老不出蜀,這確實是個能讓人放下一切,舒服躺下的地方。
唯一的遺憾是,揚雄因為太過高壽,他昔日的朋友幾乎都死光了。加上揚氏五代單傳,蜀中竟無一個親戚。
只有一生知己桓譚替揚雄卜龜甲選位置,以及三個弟子為他扶棺送葬。
第二天就是定好的日子,王隆再度一擲千金,打點好了必須的器物,眾人服緦麻喪服,第五倫為首高舉著靈幡,侯芭抬著靈位,吹吹打打朝揚家墓葬行去。
時值冬日,但郫縣近郊卻不似北方那般萬物寂寥,反而綠意盎然,想必到了開春后,揚雄墳頭左近,定是清風徐徐,滿山芬芳。
旁邊就是他的父母、妻兒之墓,其中就有揚烏。
揚烏是有名的神童,小小年紀就能幫助揚雄創作那部第五倫看著都頭疼的《太玄》,九歲而喪,實在是太可惜了。
第五倫過去替揚烏的墓碑摘去了枯草,拂去黃土,只輕輕叮囑他:“照顧好你父親。”
揚雄得棺槨慢慢放入坑中,隨著土一點點被填進去,他終于落入故土懷抱。
連同王隆在內,三人倒是沒哭太傷心,這一路走來,早就想通透徹了,眼淚幾已流盡。
當地也對揚雄的歸葬沒有太大反應,只有郫縣宰得知是本地大夫歸葬,陪著來看了幾眼。
就在葬禮即將結束之際,遠處卻來了幾乘車馬,有一位身披麻衣,頭戴高冠的人跳下車,跌跌撞撞地往墓地過來,一邊走一邊嚎嚎大哭。
“嗚呼子云,不幸衰亡!”
等到他近時,更是一頭拜在揚雄墓碑前,捶胸道:“從此天下,更無蜀都之賦,亦無綿竹之音!嗚呼痛哉!伏惟尚饗。蜀失赤子,吾失名士,痛煞我也!痛煞我也!”
祭畢,他伏地大哭,淚如涌泉,哀慟不已,比起已經看淡的桓譚,以及不太哭得出來的三個弟子都要傷心。
第五倫有些驚訝,看著這個年近四旬的不速之客:“這是夫子的朋友?”
侯芭搖搖頭,表示不認識。
還是桓譚繞到正面,瞅了還在痛哭的此人幾眼,似曾相識,想了一會后恍然大悟,回來后告訴第五倫:“此乃導江卒正,公孫述!”
……
ps:第三章在8:00。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川县|
阿拉善左旗|
阿巴嘎旗|
琼结县|
宝丰县|
清徐县|
枝江市|
榆中县|
保定市|
驻马店市|
鄯善县|
辉县市|
定安县|
汉沽区|
尚义县|
曲阜市|
马尔康县|
石家庄市|
澜沧|
南开区|
大理市|
延安市|
林周县|
正宁县|
元氏县|
定襄县|
平谷区|
栾城县|
蒙山县|
岑溪市|
锦州市|
东港市|
贵州省|
安溪县|
高清|
玛多县|
松阳县|
荃湾区|
南漳县|
鄱阳县|
通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