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揚子(今晚0點上架)-《新書》
第(1/3)頁
揚雄真的很窮困,某種程度上卻又很富裕,因為他逝世后唯一剩下像樣的財產,就是書,書,還是書。
汗牛充棟,這便是第五倫在收拾揚雄遺物時的感受,他在簡牘堆積如山的屋舍中,終于找到了老師臨終前所說的《十二州箴》,都裝在一個匣子里。
當初王莽禪代后,效仿古代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他認為,漢家十三刺史部州名與經典所載不符,于是按照堯典重新劃定十二州,將涼州與司隸合并為雍州,改朔方刺史部為并州。
時為中散大夫的揚雄對這十二州進行考訂,各為一箴。
第五倫對地理十分感興趣,曾在揚雄家中閱讀過。但今日他發現,除了文學化的簡介描述外,州箴已被揚雄添了許多內容,諸如十二州風俗、出產、貢賦、歷史沿革、人物、史事的大體描述。
他甚至還找到了十二幅畫在布帛上的地圖。
這卻是第五倫曾問揚雄:“我聽聞,壽成室中有三閣,一曰石渠,二曰天祿,三曰麒麟。秦漢圖書皆藏于三閣之中,夫子在宮中校書,可曾見過地理圖籍?“
揚雄說有,只可惜和兵書一起,藏之于秘府,輕易不能示人,他也只在許多年前見過幾次。
第五倫只好悻悻作罷,他在半年時間內,靠一己之力走遍列尉郡,記錄了本郡地圖,卻只占了天下的百分之一。
卻不曾想,老揚雄竟根據記憶,將十二州的地圖都畫了出來,卻見諸郡星羅棋布,城塞山川河流皆在圖中,都被他描繪而出。
第五倫恍然大悟,這就是揚雄近幾個月幾乎戒酒,終日將自己關在屋舍里忙碌的原因?
“這是老師留給我的遺產啊。”
雖然與他后世所見不同,甚至是上南下北很難看懂,但第五倫仍如獲至寶地捧著這些地圖,這能為他日后的工作節省很多麻煩。
揚雄就是這樣的性情,似是隱約明白第五倫想做什么,卻又沒有說透,只默默為弟子準備一份大禮。
“多謝夫子。”
第五倫輕聲道:“天下,已在我眼中了!”
……
雖然揚雄至死只是一介庶人,但他的葬禮仍很復雜,因為無子無女,三位弟子就成了孝子。第五倫和侯芭、王隆親自為瘦弱的老師沐浴,穿戴喪服,飯含后放入棺槨,送到東階上堂陳列。
“皋,揚子云復!”
請來的招魂者服純衣纁裳,站在屋脊中央向北招魂,連喊三次。繼而將衣幡扔下,第五倫在屋翼下用衣箱接住,回到堂中,用衣服輕輕蓋住揚雄的尸身。
他們還要身披麻衣,頭戴绖帽,朝吊唁的賓客叩拜。
已被免為庶民的嚴尤心懷愧意,上堂朝揚雄靈柩作揖,覺得是自己連累了揚雄,今日亦積極奔走。
等葬禮差不多時,嚴尤看到桓譚也披掛麻衣站在柱前,遂過去問他:“君山常稱道揚子云著作,但我確實無法讀懂,而世人也無人稱道,真如你所言,能流傳到后世么?”
“一定能。”
桓譚十分篤定:“只是你與我恐怕看不到那天了。”
“大凡人之常情,對眼前的看得輕賤,而把遙遠的看得貴重。世人親眼看到揚雄的俸祿、地位、容貌,沒有一項動人之處,所以瞧不起他的文章。”
桓譚道:“但子云之書文意至深,而所發議論又不違背圣人之道,若使他的《法言》《太玄》能留存到明君在世的那天,而被賢能智者讀到,揚子必將得到他們稱善。”
在桓譚口中,揚雄已然成了“揚子”。
“將會高到何種程度?”嚴尤復問。
桓譚道:“必能超越戰國諸子!”
第五倫走出喪堂,正好聽到了這番話。
“不止,夫子未來的地位,會僅次于孔子!他將是集儒、道之學大成的第一人!”
嚴尤覺得有些夸張,搖頭道:“你緣何而知?“
“我就是知道!”
這件事,沒商量,第五倫已經欽定了。
揚雄的學問不會斷絕,他一定會讓它們發揚光大,在儒學中占據一席之地。讓揚雄之名家喻戶曉,死前受盡天下之謗,死后將得到萬世之贊,令后世那些像自己一樣歷史不好的人,不至于連揚雄之名都沒聽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载县|
天等县|
隆林|
通渭县|
武冈市|
凌海市|
乐山市|
依安县|
太湖县|
牟定县|
睢宁县|
浠水县|
长沙县|
灵川县|
越西县|
喀喇沁旗|
驻马店市|
云南省|
拜泉县|
侯马市|
佳木斯市|
色达县|
拉萨市|
长沙市|
邵阳县|
福州市|
义乌市|
云梦县|
铁力市|
建昌县|
抚宁县|
措美县|
万宁市|
五大连池市|
文成县|
澜沧|
师宗县|
万荣县|
新乐市|
连州市|
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