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新書》
第(1/3)頁
各家給湊的錢,當然不是已被禁止使用的前漢五銖錢,而是本朝最新的法定貨幣“貨布”。
這貨布模仿周朝的布幣,不是電視上常見到的孔方兄,竟是有棱有角,樣子像個鏟頭。它長二寸五分,廣一寸,其文是懸針篆,右曰“貨”左曰“布”,看上去還挺精致的。重二十五銖,相當于小額的貨泉二十五枚。
第五倫讓人將各家所贈奉錢收一起,又將第五霸給他的“生活費”,兩萬錢也放了進去。
一共八萬錢,便是3200枚貨泉,也夠沉了。
第五倫抓起幾枚貨泉,手摸著上面的懸針篆,感慨道:“諸位昆父宗兄贈我奉錢,是因為常安城中與郡縣不同,凡事必以錢帛交易,不然便是觸犯律令,要去鐘官服役。諸位唯恐我孤身為郎,錢帛乏用,舉手觸禁,也讓外郡的郎官同僚笑話。”
“可我也知道,這些錢,來之不易。”
第五倫道:“朝廷每年八月案比算人,查驗戶口。民十五以上者,每人要交120錢,此為算賦;而七歲到十四歲者,每人交23錢。加起來,一戶五到八口,每年必須湊數百上千錢來,還不得以糧食代繳,只能拿出家中糧秣布匹去集市貿易。”
因為第四咸在,第五倫也不抨擊奸商壓谷價牟取暴利了,只道:“近年來賦稅無常,許多人因湊不齊算賦,不得不為官府服役來償。或被遣去西海郡與諸羌作戰,或拉著糧車前往北方匈奴。背井離鄉,寒暑侵襲,常常物故于道。”
每個里都有這樣的人,來送第五倫的不止是各家族長,還有些看熱鬧的普通百姓,這一席話,說得他們心有戚戚。
說到這,第五倫竟將手里的錢重重扔回車里,叮當有聲:“所以臨渠鄉的宗族里民,比我更缺錢!我大不了吃食省一些,衣裳穿舊一些,可汝等缺錢,卻要付出性命代價!”
前朝鮑宣有七亡七死之說,其中二亡便是縣官一年多次收取更賦租稅;三亡則為貪吏勒索賄賂;五亡是苛吏頻繁征發徭役,讓百姓失農桑時。
新朝狀況并無改善,三亡威脅之下,普通人家每年的錢都不夠用,就更別提王莽動不動來次貨幣改革,讓屯錢備災的人家遭遇重創。吃一塹長一智,于是大家只能臨時湊錢,不夠的話,便只能找大戶借高利貸。
第五倫打聽過,本鄉最喜歡搞賒貸的豪右,正是第一氏!利息也不算高,百分之二三十而已,但第五倫連這點利,也要給他家刨了!
第五倫言罷,便讓人將八萬錢一分為二,四萬放在自己的車上,另外四萬,則讓人拎到各家族長面前。
他走上前去,朝他們作揖道:“這些錢既然是昆父兄弟所資助,不如聚在一起,稱之為‘義錢’,暫且交由我大父保管!”
“與義倉一樣,義錢專門借給那些因年災絕收,而湊不齊算賦口賦的人。但與義倉不同,不限于第五里,從第三到第八諸家,皆可由族長寫個契券為憑,來我家借貸。等過了最艱難的時節還上即可,不收利息!不收利息!不收利息!”
他高聲強調了三遍,此言一出,不等族長們表態,圍觀的普通百姓佃農先是一愣,旋即便大聲歡呼起來。
“第五郎君高義!”
這聲音太過高昂迅猛,而各家族長面面相覷,都有些始料未及。
因為里面也混了第五里的錢,倒也不全算“慷他人之慨”,只是他們偶爾也會放貸牟利。不過仔細想想,自從王田私屬之令頒布后,小豪強確實很難通過賒貸,逼迫負債的農夫出賣田產,淪為奴婢了,對各家利益損害不算太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尔津县|
石狮市|
桐柏县|
射阳县|
广宗县|
宁晋县|
青冈县|
射阳县|
永顺县|
闻喜县|
丰台区|
威信县|
云阳县|
大名县|
墨脱县|
张家界市|
玉屏|
宣恩县|
聂荣县|
荃湾区|
石首市|
中卫市|
唐海县|
南昌县|
确山县|
德兴市|
锦屏县|
凉城县|
庆元县|
土默特左旗|
红原县|
嘉黎县|
凤冈县|
盐亭县|
黎平县|
咸丰县|
宁海县|
慈溪市|
山西省|
安西县|
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