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厲笑著接過放大鏡,而后看向鏟地皮的老王帶來的東西。 一尊白玉獅子。 成年人拳頭大小。 無論用料還是刀工,都是上上乘。 乍一看沒有任何問題,可以說是大開門的物件。 “唐白玉獅子,上好的白玉,精湛的雕工,富貴人家的鎮宅之物。” “包漿厚重,沾染人氣,是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陳厲沒有上手,只是舉起放大鏡看了看細節。 而后,他看了眼老爺子,笑著對老王問道:“王叔,我能問一句么,這東西您是從哪得到的?要是不方便說,那您就當我沒問。” 行里有行里的規矩,東西不問出處。 不過,關系要是近的話,問問也無妨。 “沒什么不能說的,這東西來路沒問題。” 老王探身彈了彈煙灰,嘿嘿的笑道:“這東西是一個夾包袱的朋友讓給我的,主家是南都的富豪,說是公司周轉需要資金,實際上是賭光了家產,欠下不少外債,被放水的逼的沒辦法了,就只能出手傳家寶應急,我那朋友吃不下,這才便宜了我。” “那您為何千里迢迢的來申城出貨?” 陳厲一臉的不解之色。 “南都的錦繡閣雖然是壞了名聲,可曹老板的眼力是沒有問題的。” “還有,南都袁家的聚寶閣,在行內是有口皆碑。” “尤其是袁家的家主袁庭瑞袁先生,專攻玉器,眼力在行內首屈一指,不可能不知道這尊白玉獅子的價值,您沒有找他看看?” 袁庭瑞是鑒定玉器的行家,在國內是有名的專家,對玉器情有獨鐘,藏品中多數都是玉器,看到好東西會不惜代價的買下來,絕不會因為價錢錯過好東西。 識貨,出手大方。 這種情況下,老王為何舍近求遠來申城秦古齋? 捧場? 聽聽就好。 真要是有那么好的關系,會不知道秦海有沒有兒子? 當然,所謂的捧場,也有可能是挖坑下套編出來的理由。 “小陳啊,你也是行內人,應該對曹熙艋的人品有所了解,我從不和這種垃圾打交道,哪怕錦繡夫婦在世的時候,我去錦繡閣也不愿和他多說半句話。” “當年我就看出這個垃圾不是個好東西,事實證明我的眼力還可以。” “至于袁庭瑞嘛,呵呵,無論他偽裝的多好,都瞞不過我的雙眼,他和曹熙艋是一路貨色,豎起來的人設早晚有一天會崩塌,你們就走著瞧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