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許清清可不怕,因為她提前就把自己的“價值”甩了出來,相信施大公子家大業(yè)大,肯定是個有遠見的人,不會因為這么點小錢或者幾件衣服,就和她計較。 她笑瞇瞇地說道:“其實發(fā)傳單也是可以的,但是發(fā)傳單的前提是老百姓要識字,若是你們發(fā)的都是那些家境不錯的人,那沒問題,但半成品本來面向的就是大字不識一個人的普通人,發(fā)給他們,那就是做給瞎子看了,他們根本就不可能看得懂傳單……跟傳單比,肯定是我這幾件衣服更實惠。” “你說的傳單是……”施大公子誠心發(fā)問。 “就是廣告單啊!等一下,你不會不知道吧?” “你說的廣告,我能理解,廣而告之嘛,但這個傳單……你剛也說了識字,是不是告示的意思?” “對,就是告示,只不過它寫得更簡單,畫個夸張的圖案,然后‘號外號外,錦繡莊大減價了’、‘史上最低價’、‘優(yōu)惠券折扣’之類的,用這些口號吸引目標客戶。不過我剛也說了,這種傳單針對的肯定是識字的人,不識字的人,你發(fā)給他,他也看不懂。” 許清清一開始就有個這種想法了,但當她和古代的人接觸多了就發(fā)現(xiàn),底層老百姓很少有識字的。 就像她那塊用布拼成的招牌,人家認的根本不是上面的字,而是——背著背簍的招牌,獨一家。 看到?jīng)]有,重點不是招牌,而是“背著背簍”+“招牌”,兩個獨有的特征,再加上她和周牡丹是女的,那就更好識別了。 許清清“提點”這個,也是怕施大公子被自己誤導了。 沒想到施大公子不僅沒有被誤會,反而想出了一個非常合適的,使用“宣傳單”的方法。 “既然普通老百姓不識字,那我們把宣傳單發(fā)給識字的人不就行了?”施大公子笑著說道,“我們這次的目標客戶群都是底層老百姓,他們不識字很正常,下次我們換成識字的目標客戶群,不就可以用了?” “布莊有識字的目標客戶群?”話音一落,許清清就察覺到自己失言了,一拍腦門,“啊,我怎么忘了,你可是施大公子,你們家那么多店鋪,肯定會有自己的精品客戶群啊。” “精品客戶群?這么形容的話,好像也沒錯。錦繡莊除了會賣一些散布給普通的老百姓外,也會給一些家族提供精品布,甚至有定制服務。之前我們有什么活動,都是靠掌柜的口頭表述,要是有了你這個宣傳單,那我們就方便多了。宣傳單只是一頁紙,它能夠迅速抓住目標客戶群的目光,告訴目標客戶群我們有什么。如果他們感興趣,就可以派人來我們錦繡莊約定,我們掌柜的就可以根據(jù)他們的要求再帶著詳細的面料冊子或者樣衣冊子上門,這樣也就方便多了。” 主要是前期能夠省下很多事情,宣傳單子肯定比他們掌柜的一家一家游說要迅速快捷得多。 一個是一對一,一個是群發(fā),效率肯定不同。 許清清對施大公子豎起了大拇指:“牛!” “牛?”施大公子望著許清清豎著的大拇指,不太明白她的意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