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管是沖著原主的人設,還是因為她跟自己不是一條心,,她都沒辦法對周牡丹有什么好態度。 “啊,做……做了!” 周牡丹慌慌張張地說道,“娘昨天晚上就把口糧給了我,我老早就做好了,娘一直沒回來,就一直放在鍋里熱著,剛剛給你燒水才挪的鍋。” 沒一會兒,周牡丹就將一塊成分不明的雜糧餅和一碗菜湯端了過來。 “我去地里拔了些菜秧子,和了一些在餅里,剩下的燒了一個湯。” 許清清一看,就知道這是特地留給自己的那份:“你們幾個都吃了?” “嗯,都吃了,這是娘的。” 在原主的記憶里,他們一般只吃兩頓,上午十點左右吃一頓,叫“早飯”;下午三四點鐘吃一頓,叫晚飯。 像今天這樣早起的時候,還能喝點昨晚剩下的粥,十分少見。家家戶戶只有吃不飽的,什么時候有吃剩下的了? 硬要加餐,也就只有農忙的時候,不管條件如何,都會想辦法加個餐,免得身體虧空得太嚴重了,吃不消。 所以說,農村的小孩沒人管,隨他們出去找“野食”,就是這個原因。大人沒得吃,小孩子更不可能吃飽,漫山遍野跑,就是為了一口吃的。 連帶了甜水的草根,打了苞的草芽,都是搶手貨。 小孩子為此打架鬧矛盾,也很正常。 許清清沒問她們吃飽了沒有這種廢話,她忙活了一上午,早就餓得前胸貼后背了,接過周牡丹遞過來的雜糧餅,就著一口沒滋沒味的菜湯就吃了起來。 當人餓的時候,吃屎都是香的。 雖然這個雜糧餅有些粗糙,菜湯也沒什么調料,但許清清就是吃出了山珍海味的感覺,三兩口就沒了。 抱著湯碗,有些遺憾:好像沒吃飽,要是再有兩個就好了! 不過她心里清楚,不可能有了,她昨天給的那些,也就夠她們兩大三小墊個肚子,想像昨天晚上那樣混個飽飯不太可能。 雖然她現在已經是原主了,但初來乍到,她還是依著原主的路子先走一段,后面條件好了再調比較好。 “你一直處在我面前做什么?有事說事!” 許清清語氣嫌棄。 周牡丹猶猶豫豫:“娘,我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就是你和對門趙婆子的事,你今天不該那樣。” “我不該那樣,那我要怎樣?都被人欺負到頭上了,我也要裝聾作啞,繼續被人欺負?”許清清“碰”的一聲將碗擱到了桌上,一臉不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