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軒態度十分堅決:“柳林村的這條路,是一定要修的。” 張軒頓了頓,繼續說道:“這些年來,柳林村通往外界的這條路上,已經出過幾十條人命了,這可是牽扯到人命關天的大事。” “再加上這柳林村有黨中央的政策扶持,同樣是修路,咱們柳林村這條路一旦修起來,那可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大成績啊……” 張軒于情于理地勸了一通,可是在這個唯利是圖的鎮委書記胡兵眼里,這些都統統不重要。 在官場上,一旦到了胡兵這個歲數,往上看基本上是一眼能看到頭了。 因此什么中央政策,什么造福一方,對胡兵來說,都不如實實惠惠地撈點經濟好處,以免將來自己退位后到了一個閑置崗位,想撈也撈不成了。 對于張軒的話,胡兵自然是一點也聽不進去。 “這個,張軒啊,你說的這些,我都理解,可是這凡事咱們得遵從客觀規律不是嗎?”胡兵也擺出了自己的大道理。 “這個目前,鎮財政賬戶上是還有個為數不多的余額,可別看這象牙溝鎮不大,卻大大小小還有好多窟窿要等著去補呢,實在是也勻不出來什么錢給柳林村修路了。” “咱們黨的干部,看待問題,都要講究一個唯物辯證法,你站在你的角度來看,鎮上應該傾盡所有來修這條路,畢竟是你說的,不僅牽扯到民生問題,更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可是你想過沒有,如果咱們換位思考呢?你站在我這個角度再來看這個問題,修路,那就是在當前狀況下犯了一個左傾冒進的錯誤啊!” “一旦柳林村這條路拿錢修了,那么其他村子的路呢,要不要修?其他扶貧濟困的事業呢,要不要做?要做的話,拿什么去做?” “張軒啊,你還年輕,對一些事情的理解還不是很深刻,治理一方,不是只憑一腔熱情,而是要懂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啊。” 不得不說,胡兵能做到鎮委書記這個位子上,不是沒有道理的,其政治理論極為深厚,一番分析下來,竟讓張軒一時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張軒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真做錯了。 可是這修路,明擺著是一件惠民利民、振興鄉村的大工程,只會讓柳林村村民們的幸福指數上升,又能錯在哪里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