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說官場上消息傳遞最快的地方在哪里,那一定何祭酒掌管的國子監莫數。 幾乎大部分官員的子嗣,都會在這里掛上一個位置,目的就是為了拿一個天子門生的名頭。 凡是有點兒消息在這邊散開,那保證不出一天,官場上下就會人盡皆知。 而如今,就有一則消息被傳播開來。 正是關于皇帝為了得到一名民間女子,不惜假借刺客之事入罪其夫,也要霸占的消息。 凡是有點兒骨氣的生員,此時都忍不住感慨一句:“值此重大天災之際,皇帝不想著去撫恤萬民,卻整日惦記著他人之妻!當真誤國!” 至于民間,原本就對趙佶懲戒公主的事頗有怨言,如今傳出這種丑聞,更是覺得氣憤不已。 尤其一些京城士族,本身面對搜查刺客的官兵,還是愿意掏錢免災的,如今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出現了這么大的天災,你卻還想著撈錢搶女人! 真是給你臉了! 于是干脆選擇閉緊屋門,不再配合官兵。 一開始官兵還十分強硬,但面對氣勢洶洶的平民及士族,也只能收斂下來。 畢竟他們再大也只是童貫派出來的打手,而這些久居京師之人,則多少都跟官員沾親帶故。 說句不好聽的,在京城丟塊石頭,都能砸出個七品官來! 他們弄不了童貫,還弄不了這些官兵嗎? 等以后事情過去了,童貫賺的盆滿缽滿,但這些官兵還能好得了? 而在朝堂之上,百官也開始紛紛上書諫言,只一個早朝,便收到了五十多封勸諫奏疏。 御書房內。 趙佶氣的差點吐血,案上奏疏,直接被他掀翻了一地! “朕只是想納個人入宮罷了!怎就如此難!這幫迂腐之臣!究竟何時能如朕意!”趙佶怒聲喊道。 “陛下息怒,他們敢與陛下做對,不過是仗著陛下仁德,不欲加罪他們罷了,只是不曾想,這些人竟如此不知感恩。” 童貫也同樣憤慨的說道。 趙佶聽到這話,沉著臉嘆了口氣,“唉,還好朕身邊尚有愛卿這樣的肱股之臣,時時為朕分憂,不然的話,我這大宋江山,早晚要敗壞在這幫無能之臣的手中了!” “能為陛下分憂,乃是微臣福分。”童貫答道。 “嗯,那你說,朕現在該怎么做?”趙佶滿意點頭,說道。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若照大臣們的意思,停下搜捕,只會坐實陛下污名。”童貫答道。 “言之有理,可眾大臣那邊……” “那也好說,陛下只需將輿情東引,把獎賞公主之事昭告天下,順便再做些賑災的樣子,就能把他們的注意分散,他們就會逐漸忘記李師師之事,這不就兩全其美了嗎?”童貫諂言道。 說白了,就是如果想要包庇一個話題的時候,就制造一個更大的話題來掩蓋,等到別人逐漸淡忘之后,之前的話題也就不了了之了。 “好!好啊!愛卿果然是朕的治世賢臣!來人!擬旨!” …… 柳家莊內。 柳塵看著郭泰傳回的消息,不由閉目沉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