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奇怪地問:“你們兩人怎么還在?”
孫山一開始想著獨自一人可以上學了,不用桂哥兒和孫大力陪著。
他都二十歲了,不是三歲了,哪能像三歲小孩上幼兒園那樣接送。
但孫家三人想也不想就反對,要求上下學接送,孫山上學的時候,他們就回家干活。
桂哥兒急速地起身,沒有回答孫山的問題,而是奇怪地問:“山哥,你怎么那么早放堂的?”
桂哥兒和孫大力把孫山送到書院后,并沒有回家,而是在清涼山亂逛。
逛著逛著,竟然去挖野菜了。等挖到中午,就到書院門口買了兩個鴨油酥餅吃。
他們想著回去也沒事做,不如留在書院這邊等孫山。
剛開春,碼頭那邊也沒有貨搬,想去扛麻袋都沒有機會呢。
孫大力連忙問:“阿山,你吃了午飯沒有?要是沒吃,前面有賣鴨油酥餅,挺好吃的。”
孫山指了指書院說到:“我在書院吃了。今日夫子不在,便提前回家了。”
然后又解釋書院的夫子為什么不在,以及書院沒什么學子。
孫山看了看天色,大中午的,很早,不急著回家。
于是說:“我們到花市看一看,開春了, 是時候種花了。”
孫山不打算像在孫家村那樣種花,他打算走小而美的路線。
種金陵人最喜歡的蘭花。
蘭花價值有高有低,孫山要走高檔貨路線。
種些精貴的蘭花,而且還是要擺好造型的那種。
至于蘭花的種植地就選擇清涼山。
打算在附近的茶農(nóng)租2畝地。
至于選苗,并不打算從種子開始,而是選3年以上的蘭花苗子,從種子種起,根本不夠時間。
孫山這樣的模式是“我們不生產(chǎn)苗,我們只是蘭花的搬運工”。
選上差不多能開花的蘭花苗子,再進行栽培。
蘭花好看,卻不好養(yǎng),更難開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