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梅嶺古道(也稱梅關古道)位于南雄——大余縣之間。
孫山要北上進京,必須翻越這座山,是連接廣南省與豫章省的必經之路。
大庾山
兩地之間本來沒有路,后來使梅嶺古道這條千年古道成為現實的第一大功臣,便是南粵才俊--“嶺南千年第一相”美譽的唐代名臣張九齡。
相傳這條路是張九齡親力親為,帶著“團隊”走上灌木叢生的山路,冒險勘探、丈量,設計最佳方案。
工程計劃議定之后,他就在當年冬天農閑之時,募集大批民工來修路。
僅不過2個多月時間,就打通了一座約長二十丈,寬三丈,高十丈的大山凹,開通了一條寬一丈余,長三十多華里的山間大道,成為長江與珠江相連的黃金通道。
慢慢地經過前人不斷地修路,最終修成一條足足寬5米的驛道。
順著山嶺蜿蜒而上,坡度也比以往平緩很多的驛道。
驛道不僅可走行人,還可走馬車、牛車,再也不需雇人肩扛貨物,冒險翻山了。
驛道兩邊散落不少驛站,客棧,商店,還駐兵把守,安全系數得到不少提高。
相傳梅嶺不叫梅嶺而是叫庾嶺,因為古道兩邊栽滿梅樹,才稱梅嶺。
不過孫山來的不是時候,這個時候梅花并未開花,沒有機會賞梅景。
翻過梅嶺,繼續南下,正需要一個歇腳的宿旅。
或者從南雄府出發,繼續北上,若趕路,當日天黑前無法翻過大庾嶺。
由此,無論南下還是北上,珠璣巷都是一個必需的駐留。
孫山等人就是在珠璣巷修整。
這里是豫章省到廣南省的第一站。
第二天一早,陳管事安排好車輛,讓孫山等人把行李放到車上做好標識,免得弄亂。
當然貴重貨物肯定要隨身攜帶,這話不用陳家人說,大家都知道如何做。
把一切東西打包好后,陳管事又對著學子們說:“各位,我們出發了。”
孫山坐在馬車上,走了沒多久,就到了嶺南第一關--南粵雄關。
南粵雄關
南粵雄關
孫山從馬車鉆出來,看到莊嚴肅穆的石頭堆砌而成的關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