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途中經過錢鷹揚的老家端州,柳文喚的老家清郊縣,一直北上經過兼有長江峽谷之奇趣和漓江山水之仙境的飛來峽。
大文豪蘇軾曾在《峽山寺》寫道:天開清遠峽,地轉凝碧灣。我行無遲速,攝衣步孱顏。
開篇的兩句,以宏偉的筆觸勾勒出一派超凡脫俗的自然美景,峽谷清幽、水灣碧綠,顯現出一種仙境般的寧靜與和諧。
描繪的就是飛來峽的美景。
穿過飛來峽繼續北上來到姜謙的老家英石縣。
孫山暗暗可惜,時間有限,要不然尋親探友一番也別有一番樂趣。
孫山又想起了在漳州府府學讀書的舍友張朝陽,因為母親去世,張朝陽并未參加鄉試,孫山已經有三四年未見過他了,不知道他怎樣了。
又想起同在岳麓書院讀書的朱鵬云,給他去信了,不知道鄉試有沒有上榜。
孫山看著飛來峽的美景,景色雖美,只是多了些離愁。
飛來峽水庫
飛來峽
陳家商船繼續北上,會在漳州府停留一天裝貨卸貨。
孫山大喜,他也好久未見了洪成才和洪二弟了,不知道洪大郎和洪大夫人境況如何呢。
孫山等人擔著行李下船,陳管事已經安排好客棧了。
和顏悅色地對著舉人學子說:“各位舉人老爺,今日會在漳州府休整一天。明天一早就啟程。你們先進客棧住,等吃飯,會有人通知。”
頓了頓,陳管事略帶抱歉地說:“各位舉人老爺,為了確保行程萬無一失,各位盡量不要走太遠,最好只在附近逛一逛。萬一趕不上明天的船就難辦了。這次赴京趕考,時間不夠充裕,希望大家能理解。”
陳管事擔心舉人老爺趕不上明天的行程是假,擔心舉人老爺遇到意外是真。
萬一途中出了什么事,陳家也不好交代。
孫山等人連忙應承,表示會安心待在客棧,不會走太遠的。
陳家少爺陳東零三十五歲左右。
據孫山的掛名堂哥何書駿爆料,陳東零是陳家大老爺的三兒子,也是跟他們一起赴京趕考的。
何書駿還爆料陳東零是庶子。
說到庶子,孫山猛然地想起在何家好似未聽過庶子庶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