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孫山疑惑地看著村長和族老們。
他的確想不明白為什么這樣做啊?把田地名額放在孫山名下避稅,必定是為了得到好處。
村長和族老們這樣的決定,村民根本沒什么好處,何必這樣做呢。
在孫山的認知里,村民把田地放在孫山這里,必須交的稅比官府少才有著數,如果跟交給官府的一模一樣,那是沒事找事做。
還要承擔不少風險呢。
其中一個族老解釋道:“把村民的田地記在你名下,給你交稅,按照官府交稅一樣,村民有不少好處呢。總不能把田地記在你名下,你什么好處都沒有,白占名額呢。”
把田地記在孫山名下,孫山得好處,這是人之常情,孫山也打算這樣做。
但他想不明白為什么村長和族老直接按照官府的稅額交稅。
莫非是黃向陽沒有功名的讀書人,所以村長和族老不知道規矩怎樣?
黃陽縣有功名的秀才,但免稅額度太少了,一般自家都不夠,就不會分額度給別人的。
至于官,黃陽縣的本地官真的很少。
縣令,縣丞、巡檢司都不是黃陽縣本地人。
就主薄是黃陽縣的本地人且有品級。
想當初章主薄的兒子要參加縣試,找學子互結,大家害怕他這個地頭蛇,于是在章主薄還未開口前想方設法找人互結。
孫山也因此提前進科場。
黃陽縣文風不盛,讀書人又少,所以凡是有品級的官員都是外面調進來的。
本來這些職位應該本地人占據的,奈何實力不允許,基本條件都不達標,有關系也沒辦法上,屬于有心無力呢。
據說章主薄是前朝的老秀才,那時候人員稀缺,天時地利人和,章主薄代表本地人成功地擠入官紳行列,成為芝麻九品官。
章主薄認得孫山,看到孫山也會熱情地打招呼,覺得孫山是本地人,就是自己人,特別地親切。
如果不是因為章主薄兒子讀書喜歡作弊,孫山對章主薄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至于章主薄的兒子后來怎了,孫山沒打聽,反正肯定考不上秀才。
孫山發現本地官紳好似只有章主薄一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