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鹿鳴宴的來歷源于唐代,當時鄉貢結束后,長吏會僚屬設賓主,陳俎豆,備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鳴》以詩宴之。
鹿鳴宴的設宴地點在布政司衙門。
屆時,正副主考官、學政、提調、監試、同考及執事各官均與宴。
主考著朝服,會同各官先行謝恩禮,然后依次入宴。
新科舉人鼓樂導入,謁見主考等官后入座。
開宴后,即歌《鹿鳴》之章,作魁星舞。
鹿鳴宴是科舉時代的盛宴,是千千萬萬讀書人平生最想參加的一次宴會。
首赴鹿鳴代表著他們取得了做官的資格。
孫山看準時間,不做最早的一個,也不做最后的一個到場,中規中矩,隨著人流走入宴客廳。
一踏入大門,看到人就要保持微笑,行禮問候,說幾句:你好,你也來了,我來.....
等等無營養的廢話。
孫山沒走幾步,就遇到老熟人劉直延劉會長了。
劉直延見到孫山也很高興,連忙招呼:“阿山,你也來了。”
孫山連忙走過去見禮,隨后劉直延把他同樣中舉的朋友介紹給孫山認識。
劉直延笑著說:“阿山,過兩天如果有空,就過來找我,我們一起吃茶。”
孫山連忙應承道:“好,如果我還未歸鄉,就去找你。”
孫山還未確定什么時候回孫家村,因為孫大姑和孫伯民緊鑼密鼓地給他找相親對象。
直言要多留在廣州府幾天,最好相親成功后,再回家。
回家舉辦舉人宴席后,就定親。
定親完畢孫山上京趕考。
至于中不中,不重要。
中就小登科大登科一起來,不中就趕緊回來成親,來年孫伯民抱孫子。
孫大姑和孫伯民安排得妥妥當當,只要孫山當做工具人就行了。
對此,工具人孫山無話可說,他已經麻木不仁了。
孫山和劉直延聊了幾句,便看到這屆的解元韓孟淵。
解元的一到來,立即成為全場的焦點,大家都走過去問好。
孫山也不例外,看著韓解元年輕有為的臉龐,真讓人羨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