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一題是”雞兔同籠”,第二題是“物不知數”,第三題是“老鼠打洞”。 這分別是經典的“二元一次方程”、“一次同余問題”、“相遇問題”的數學問題。 馬夫子又出了“李白打酒”、“及時梨果”等問題,還出了平面幾何,四則運算等非常普通的算學問題。 孫山和郁夫子很快就做出來。 這些問題只要弄清楚題目的意思,再運用算法,自然很快地給出答案。 馬夫子又要求孫山和郁夫子仔細地把求解過程寫出來。 最后馬夫子出了一道關于一次函數生活應用的數學題: 甲乙兩個木匠鋪為了多賣些椅子,都發布了新的促銷方案。 甲店鋪只要花200兩購買天字號服務,所有的椅子都按6折銷售。 乙店鋪是全場一律8折。 有一種梨花木椅子,甲乙兩家的標價均為250兩。 書院即將要購買椅子。 (1)書院想要知道買幾把椅子時,在兩家店鋪購買椅子的花費都是一樣的? (2)如果書院要買5把椅子,在哪個店鋪買椅子比較劃算? 馬夫子出的題目超出常識,就算有這么貴的椅子,書院也不會買。 孫山看了看題目,很快地給答案了。 之后馬夫子又出不少數學題讓孫山做,甚至把自己不懂的數學題也讓孫山解答。 孫山不負眾望,一點一點地做出來。 稍微猶豫的地方就是閱讀題目。 算學題目太簡短,簡簡單單的幾個字里面就含著好些已知的條件,如果不仔細查看審題還真會錯過。 從中午做到下午,吃瓜群眾錢鷹揚和朱鵬云餓得肚子咕咕叫,最后受不了,不告而辭。 他們兩個是來吃瓜的,不是來餓死的。 何況孫山跟馬夫子,郁夫子討論算學題,他們聽得云里霧里,腦袋發脹,像極聽天書。 與其在這里聽謎語,不如回去吃飯睡覺。 一開始孫山和郁夫子比做題,慢慢地郁夫子也不做題了,反而湊過來跟孫山一起做題。 郁夫子會做的題,跟孫山講解過程,然后孫山又跟郁夫子講解自己做題的過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