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話把大家弄得沒話說了,大叔進貨的確不關(guān)陌生人的事,只不過大家好奇嘛,問問而已。 孫山無奈地看著吃瓜群眾,大叔之所以算錯,那是想太多。 跟吃瓜群眾一樣,扯來扯去,扯些與“本案”無關(guān)的事一樣,扯到自己的思路不清晰了,所以算錯賬了。 孫山咳嗽幾聲,把大家的思緒拉了回來。 吃瓜群眾也知道散發(fā)思維不好,連忙喊著:“小兄弟,繼續(xù)說下去?!? 孫山非常給力地說:“進貨70兩,大叔留下10兩,那么到大叔手里是不是80兩了啊?!? 三個大叔腦瓜子一轉(zhuǎn),相視了一眼。 對啊,的確留在大叔手里的只有80兩了。 吃瓜群眾也算出來了,連忙說:“小兄弟,對,你說的對。” 孫山兩手一掰,笑著說:“到了大叔手里80兩,又分別還了兩位同族兄弟10兩,共20兩。大叔手里的+同族兄弟手里的。80+20,是不是等于100兩啊?!? 有些腦瓜子靈活的早就算出來了,三個大叔算了算,也弄懂了100兩。 孫山說得對,大叔手里的80兩+同族兄弟20兩=借出的100兩。 這么一算,就對得上賬單了。 孫山看到三個大叔驚訝的表情。 笑著說:“大叔,你剛才40兩+40兩+10兩=90兩,這么算,完全是想錯,被迷了眼睛。你的算賬法子不對,所以算不出來。你這么算,干擾的條件太多了,往后算賬,不必要的東西不用想,直接扔掉就是?!? 大叔又問:“小兄弟,多出10兩的這種算法,哪里錯了,你給我理一理?!? 孫山搖了搖頭說:“大叔,你總共還了兄弟20兩,那么還剩下80兩未還,再加上你手里的10兩,總共110兩。這種想法本來就錯,思緒混亂得出的結(jié)果,我們不應(yīng)該這么算?!? 頓了頓,孫山繼續(xù)說:“大叔,你總共借了100兩,還了20兩,所以你要再還80兩。 這80兩包括你手里的貨70兩+10兩的路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