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孫山奇怪地問:“夫子,吳教諭找我做什么呢?” 洪秀才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吳教諭過來請教我教學方法,你也知道,為夫哪里有什么教學方法。我的教學方法大家早就相互交流過了。后來我說你拜托省府的親人給你收集考題,我讓你們臨考前每天都做題,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到去漳州府。” 吳教諭過來請教也是迫不得已,畢竟洪氏學堂考出了秀才,而縣學的秀才記錄還是洪秀才跟黃秀才當初在縣學考上的。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縣學再也沒有出過秀才了。 而洪氏學堂竟然能教出秀才,可想而知,吳教諭的壓力有多大啊。 孫山明白了,試探地問:“吳教諭是想要這些考題資料嗎?” 除了這個原因,孫山想不到其他了。 洪氏學堂,黃氏學堂,還有縣學,是黃陽縣三間最出名的學堂。 他們之間有競爭關系,但夫子私下底的關系卻不僵硬,反而是相互探討學問,為黃陽縣的教育事業發光發熱。 洪秀才遇到不懂的,一般找黃秀才,之后兩個人都不懂就找縣學的夫子,也包括吳教諭。 所以吳教諭才會過來請教教學方法,大家都想進步,都想教出秀才。 如果再這樣下去,別說縣令大人,吳教諭的日子也不好過。 洪秀才點了點頭說:“吳教諭就是這個意思。但這些考題是你給洪氏學堂的,我怎能私自給別人呢。” 頓了頓,繼續說:“我今日找你,是問問你意見,如果你愿意我就給,不愿意也沒關系,我找個理由推脫。你不要難為情,為夫會說清楚,不會牽涉到你的。” 洪秀才心里倒是愿意給,畢竟跟吳教諭多年交情,而且他也希望黃陽縣多考上幾個秀才,免得被外人說黃陽縣不僅貧困,還沒文化。 洪秀才也希望成為驕傲的黃陽縣人。 孫山想了想,笑著說:“夫子,考題給你了,就任憑你處理,以后都是。” 意思是說孫山不會干涉洪秀才把考題資料送給誰。 至于大表哥那邊,孫山也去信表明過會把資料跟同窗分享。 至于大表哥怎么想,還未回復,大表哥已經去了岳麓書院深造了。 兩地之間通訊太艱難了,太費時了。 如果以后大表哥責怪,孫山也會請罪。 給學堂的同窗,孫山未考慮過大表哥的意愿,是他的失策。 不過既然給了洪秀才,遲早都會讓別人知道的。 洪秀才可以保密,做題的學子未必能保密,還是干脆讓洪秀才大大方方地給人,搭人情好了。 而不是讓別人偷偷摸摸地來偷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