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哈哈哈! 這次院試,前7名為甲等,自動成為稟生。 8名到20名是增生,21名到35名是附生。 孫山自然是附生,屬于最低級的秀才。 一般附生要到縣學報到,在縣學學習,但由于漳州府文風不盛,各地的縣學的教諭也只不過秀才出身,肯定沒辦法教導秀才。 漳州府把所有上榜的秀才都歸納到府學上學。 所以孫山繼續(xù)深造只能去府學,他的學籍屬于漳州府學。 不過有好的學院,可以不到府學,只要每年去點卯,考試就可以了。 考上秀才并不是高枕無憂,還要三年一次的“歲試”。 但因事無法參加歲考的可以補考,如果三次不參加就革去生員資格。 這就意味著9年參加一次歲考就可以。 另外30年以上的老秀才是不用參加歲試的,七旬老人和身體有病的也不用參加。 秀才不是淘汰制,不是末位競爭,對于無欲無求的秀才來說,只要歲試合格就行,而且學政一般都會給過,只要別太過分交白卷。 像孫山這種小年輕,還要繼續(xù)科考的,除了過歲試,更看重的是參加鄉(xiāng)試的資格考試--科試。 科試是名額制度,必須排名靠前才有機會參加鄉(xiāng)試。 但府學那邊也會看情況而定,如果你真得非常渴望參加鄉(xiāng)試,等級又低,那么求求情,府學可能會給你一個名額參加鄉(xiāng)試。 就像高校招生,保送生、特長生等,不一定要高考,或者高分才能上大學,方法多種多樣,靈活變通,而且又符合規(guī)定。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學院也不例外。 所以除了正規(guī)途徑,還有其他小路到達。 晚風徐徐吹過,孫山更清醒了,這次能過院試,他覺得實力未全發(fā)揮出來,相信自己不會難倒在“科試”上。 何況據(jù)小道消息,漳州府的鄉(xiāng)試名額是非常多的,稍微努力一下,就能拿到名額,沒聽過有人擔心無法去參加鄉(xiāng)試。 不像其他文風盛行的地方,搶過鄉(xiāng)試名額還要爭得頭破血流。 等了一會兒,孫伯民和鄭弘遠從灶房出來,原來鄭弘遠比孫伯民更細心,回來就幫孫山煲藥。 孫山感動得不要不要的,想不到便宜姐夫那么關(guān)心自己。 鄭弘遠歡喜地說:“山子,來,趁熱喝藥。喝了就好了。” 孫山又不是傻子,怎么會趁熱喝藥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