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旁邊的紀山一下子來了興致:“大哥,你見過這位娘子?在哪里?哦,我知道了,定是在杏花樓!要么就是楚腰閣!” 紀山名字里有個山字,長相卻不偉岸,尖嘴猴腮的,有些猥瑣。 按說紀家年輕一輩的子弟如此不堪,他們早該走下坡路了,奈何紀家不重男兒重女兒,家里出了好幾個出色的女子。 鎮國公的繼室夫人就是這紀邱的姑姑,這暫且不說,紀大人另一個妹妹是當今四妃之一的賢妃。 賢妃的兒子,就是七皇子,儲君有力競爭者之一。 因著這層關系,紀氏才一直討好大長公主,若大長公主府、鎮國公府、紀家同時站在七皇子身后,其他的皇子哪里還會有勝算! 可七皇子雖然仁厚,卻也糊涂沒主見,前世若非因為他,與北丹的戰事也不會輸得那般慘烈。 墨家軍幾乎全軍覆沒,小公爺的祖父、父親和幾位干叔叔接連戰死。 墨家的幾位夫人面對壓境的敵軍,沒有悲痛也顧不得膽怯,而是披上了夫君的戰甲,拼盡最后一分力氣護住了身后的城池。 而當時作為燕州州牧的紀大人,跑得比誰都快,回來后卻將罪責都怪到了墨家軍頭上。 還在京城的小公爺見到家人的棺材一個接一個被抬回來,不顧七皇子的反對,執意奔赴戰場。 七皇子覺著他身體有疾,不可能贏下次戰,極力勸說官家不允墨歸出戰。 但不知道中間出了什么問題,官家允了墨歸的請求,只是調派不出那么多兵馬,讓墨歸帶著墨家軍余部先行趕赴戰場。 那一戰,簡直是個奇跡,只有幾千人的墨家軍卻攪亂了對方數十萬大軍。 北丹首領受到重創,不得不暫時偃旗息鼓,大奉就此換來幾年的太平。 可這太平的代價就是墨家軍尸骨永埋邊關,沒有一人活著回來…… 沐云書若是沒有與墨老夫人和墨家的幾位夫人相識也就罷了,可知道她們都是那么善良可愛之人,想到這個結局就忍不住悲從中來。 她雖是一個普通百姓,卻也知國在,她才會在。 紀家啊,這個大奉第一禍根,到底如何才能把他們連根拔起! 沐云書那冷冽的眸光落在紀家兄弟身上,讓紀山驚了一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