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道圣旨——” 姜硯池沉吟著。 表面上,這道禪讓圣旨是元安皇帝下發的。 但,懂的都懂,絕對不可能是元安帝。 他若有心禪讓,早在叛軍逼近京城的時候,就直接禪讓了。 他沒有! 他寧肯帶著后妃、朝臣們“西巡”,也沒有考慮過把皇位讓出去。 如今,他已經跑出了叛軍的包圍圈,有很大幾率逃到蜀京,繼續當他的皇帝。 他更加沒有理由“禪讓”。 所以,所謂的圣旨,應該是沈繼假借元安帝的名義,謊稱自己是得到了元安帝的禪位,他不是自立為王,而是嚴格遵循禮法。 他的皇位,是名正言順得來的。 如此操作,對于上位者來說,很正常。 但凡學點兒歷史、有點政治頭腦的人都會明白,這不過是一張糊弄人的矯詔罷了。 可,如果上面蓋了傳國玉璽的印章,那假的也能變成真的。 至少,在糊弄世人這一點上,更為可信! ……再返回去考慮這份圣旨的來歷,包括阿史那雄的所有人都會知道,傳國玉璽并不在元安皇帝手上,而是被沈繼竊取了! 阿史那雄心心念念的就是要找到傳國玉璽,之前緊追著圣駕不放,就是為了這件象征著“受命于天”的絕世珍寶。 如今,卻發現,自己弄錯了,寶貝根本不在元安帝手上。 阿史那雄帶領的西洲軍,數量遠遠超過三大衛。 其戰斗力,也比三大衛強得多。 全殲三大衛,活捉元安帝和諸多權貴,或許有些難度,卻也不是做不到。 甚至都不會有太慘痛的傷亡,就能達成目標。 可問題是,傷亡再少,那也是他的家底啊。 折損了兵卒,只換回一個沒啥用處的老匹夫,這賬,怎么算都是虧本。 最重要的一點,阿史那雄知道,除了他,還有好幾個節度使也都擁兵自重、野心勃勃。 自己拼著家底地跟三大衛廝殺,京城那邊,興許就有其他的節度使趁機侵占。 那可是皇宮啊,剛登基的小皇帝手里還有傳國玉璽。 只等禪位詔書公布天下,那些蠢蠢欲動的節度使,肯定會有所行動。 已經被偷過一次家的阿史那雄,真的不想再為他人做嫁衣裳了。 “所以,我有六七分的把握,覺得阿史那雄會撤兵。” 至于那道蓋有傳國玉璽印章的禪位詔書是怎么炮制出來的,沈婳沒有過多的解釋。 剛才說過了,她和姜硯池一樣,都是聰明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