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沈婳聽了姜硯池的夸獎,勾了勾唇角,“彼此彼此!” 她能順利拿走那些財貨,也是因為姜硯池提供了準確的位置。 否則,那么長的大部隊,三四百輛馬車,挨個找的話,估計要找個三五天呢。 “姜三七,你放心,本公主向來都是賞罰分明。” “我們的隊伍實行積分制,日常工作、突出貢獻等等,都有積分。” “唔,比如你這一次,提供了準確的情報,讓我們隊伍收獲了一定的物資,便屬于突出貢獻。” 沈婳看著明明是夸人,卻還是神色冰冷的姜硯池,忽地想到了什么,故意這般說著。 她還伸出了五根手指,“這次,我給你記5個積分。” “待會兒我就把綠萼叫來,她是我們這支隊伍的三大管事之一,專門負責記賬。” “姜三七,你以后就是我的人了,也就是我們這支隊伍的成員。理當記上你的名字——” 姜硯池:…… 從出生到現在,他都是人上人。 就算是進入到軍營里,名義上是個小小的校尉,實則也是頗有地位。 就是領兵的大將軍也不敢真的把他當個小嘍啰。 記功勛? 累計到一定數量,將來還要兌換獎勵?! 這些軍隊里的常規操作,從未用到姜硯池身上。 他有密折直奏權,直接和元安帝聯系。 他的功勞,不用別人記錄,元安帝那邊清清楚楚! 且,依著姜硯池的受寵,他的官職、未來的爵位,都跟所謂的戰功并沒有直接關系。 他從小就有勛職,長大后,如果沒有這場叛亂,應該也能得個爵位。 當然,如果立了功,有了更加光鮮的履歷,他的爵位會更高。 ……姜硯池深受瘋病的折磨,對于這些反倒不是很在意。 有無爵位,官職高低,都不影響他京中第一貴公子的地位。 就連所謂的“隱形太子”沈繼,備受世家和某些官員的擁躉,在姜硯池面前,也不敢囂張。 反而十分有“兄長”氣度的包容、忍讓,并張口閉口地喚他“阿弟”。 提到沈繼,姜硯池猛地想起:咦,這廝似乎也是個倒霉的。 他被元安帝留在了京城! 讓一個裝腔作勢、繡花枕頭留守京城,繼而拖住阿史那雄的大軍? 元安帝莫不是傻了? 不過,依著姜硯池對自己這位義父的了解,元安帝或許自私涼薄、貪生怕死,但絕對不蠢。 所以,他下旨把沈繼擢升為京兆令,定是有其他的原因。 只是任憑聰明的姜硯池,想破了腦袋,他也想不到,沈繼的倒霉跟自己的小公主有些關系—— 咳咳,沈婳在圣駕出城的時候,順手將高忠良近身保管的“寶物”拿走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