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尤其是西洲軍,本就是邊軍,最是彪悍。 那些副將們,全都是桀驁不馴的主兒。 阿史那雄積威甚重,還有武力值加持,這才能夠讓他們拜服。 換成阿史那旭,副將們嘴里喊著什么“少將軍”,對他卻并沒有那么的尊敬、畏懼。 特別是這次的事兒,阿史那旭太蠢了。 人可以不聰明,但不能自作聰明地犯蠢。 副將們跟著阿史那家打仗,是為了榮華富貴,不是為了給蠢貨當炮灰! 另一邊又有個智謀無雙的阿史那曜,且嚴格按照禮法,阿史那曜才是阿史那雄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有一部分的西洲軍,臨陣反水了!” “不,也不能算是反水,畢竟都是阿史那家的人,不跟老子,改投兒子,并不算反叛。” 阿史那曜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才沒有跟西洲軍死戰到底。 他是邊打邊招安。 他占據了京城,他抄了親爹的家,用這些財貨,轉過來招攬親爹的麾下。 不得不說,這一招著實漂亮。 阿史那曜幾乎沒有太多的傷亡,就招攬到了近一萬人的西洲軍。 他手里本就有一萬多人,而阿史那雄那邊呢,又是反叛、又是逃跑的,留下來的人馬不足兩萬。 一時間,父子兩個的人馬數量,發生了逆轉。 阿史那曜幾乎有了跟親爹正面硬剛的實力。 可惜,親爹阿史那雄卻已經是個廢人。 驚怒交加之下,剛剛清醒的阿史那雄顧不得訓斥蠢貨不孝子,就匆匆帶著殘部向西南逃去。 “阿史那雄又追著圣駕而來。” 聽到這一節,沈婳有些詫異。 不過,不等姜硯池解釋,她略略一想就明白了。 阿史那雄只能往這個方向逃。 向北,有齊州、冀州等節度使虎視眈眈; 向西,會正好遇到突厥王庭的鐵騎; 向東,還有同樣舉起反旗的范州節度使。 還是追著圣駕的方向,一路向西南突進。 如此,阿史那雄還能試著追捕一下元安帝。 若是抓不到,也沒有關系,他還可以率領大軍沿途找個州郡安頓。 休養生息,籌集糧餉。 最主要的,還是養好自己的身體,然后才圖謀大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