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和,阿娘不會害你的!” “你放心,我已經讓你外大父調集了二百部曲,他們會護送你去京城。” “到了京城,自會有阿史那家的人接應。” “唉,可憐我的兒,貴為公主,好不容易下降,卻、卻——” 連一份像樣的嫁妝都沒有。 元安倒是寫了份詔書,詔書中將太和公主的食邑從八百戶增加到了一千戶。 但,大盛都名存實亡了,封地上的錢稅根本就運不過來。 寫得再多,也只是一紙空文。 讓崔賢妃來說,給這種無用的詔書,還不如給些金銀珠寶呢。 此次“西巡”,在路上折騰了近兩個月,崔賢妃算是明白了這些黃白之物的妙處。 比如崔賢妃自己,給女兒準備嫁妝,就是從自己帶出來的匣子里挑了一些赤金首飾分給了女兒。 崔賢妃一邊絮絮叨叨,一邊把東西塞給女兒。 太和公主看看手里的匣子,再看看一臉關切的母親。 還不到十五歲的太和公主,容貌偏向崔賢妃,算不得多美艷,卻也是嫻雅端莊的氣質美人兒。 太和知道,母妃這是為了自己好。 只是,這一份好,太和并不想要。 還有父皇,居然也答應了這門婚事。 太和更知道,父皇是想利用她。 在父皇眼里,她根本就不是親骨肉,而是一個用來跟叛賊妥協的工具! 太和公主只覺得滿心悲涼。 偏偏,她無力改變—— 也、不一定! 忽地,太和公主腦海里閃過一個戴著面具的人,以及他的那句話:公主,逃婚嗎? 那一次,她猶豫了。 如今,太和公主有些后悔。 若是那人再來,再問她這個問題,她會點頭。 就算不逃,她也不能嫁的這般寒酸、委屈。 許是想什么來什么,“送嫁”隊伍剛剛出了倉州的城門,在官道上行駛了不到百來米的距離,忽然有個身影,竄進了太和公主的馬車。 “公主,最后問一句,逃婚嗎?” 還是帶著面具的男子,聽聲音,年紀應該不到,二十歲左右的樣子。 “……你是誰?你背后的主子又是誰?為什么幫我?” 太和忍著說“想”的沖動,還是謹慎地問出了這些問題。 面具男子卻沒有回答,只是定定地看著太和。 仿佛,若是太和再不回答,他就會像上次一樣直接離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