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姜右卿的心情也非常復雜。 他不只是自己這一房的家主,更是整個姜氏一族的主心骨。 姜鴻雖然不是他的親兒子,可也是他的侄子。 都姓姜,都是自家人。 姜家還沒有分家,這種“家人”的概念,也就格外強烈。 看著姜鴻侃侃而談,說的內容更是有理有據。 “阿鴻非常清醒,并沒有輕易被擺在明面上的好處所誘惑。” 鄭家的親事確實很好,可也掩藏著重重危機。 就像姜鴻分析的那般,鄭家的位置太敏感,很容易掀起風浪。 若是與鄭家同舟共濟,要么破浪遠航,要么就是船毀人亡。 姜家,賭不起! 或者說,現在的姜家,沒有了姜源、姜硯池父子后,已經承擔不起任何折騰。 但凡姜硯池還活著—— 一想到那個雖然瘋狂、卻真的文武兼備的親孫子,姜右卿的心,忍不住一陣陣的疼。 他不是心如鋼鐵之人,也不是不顧惜自己的親骨肉,實在是跟親孫子比起來,自己以及整個姜家更為重要。 他雖然放棄了姜硯池,可并不意味著不心疼,不因為失去他而惋惜。 尤其是隨著離開京城的時間越長,姜右卿就越能感受到姜硯池對于姜家的重要性。 不說受寵了,單單是姜硯池的天生神力,就足以庇護姜家。 可惜啊,那么優秀的孩子,就這么地死掉了。 天妒英才! 天,不佑我姜氏啊。 失去了姜硯池,姜家只能從曾經的招搖過市,變得低調謙卑。 三大衛發生嘯營的時候,崔宰相等世家貴胄們,趁機搞死了姚氏。 姜家也只能跟在后面,并不敢出頭。 三大衛與叛軍一場大戰過后,一股股的潰兵襲來,崔、鄭、王等幾家都紛紛招攬。 姜家有心無膽,只能撿一些人家挑剩下,或是不要的。 半個月積攢下來,居然只收攏了一百殘兵。 再加上家里的部曲,姜家能夠動用的人馬,不超過三百人。 跟那些頂級世家比起來,真的只能算是“小巫”。 所以,世家們籌謀著“另選英主”的時候,都不會邀請姜右卿。 姜右卿驚愕地發現,曾經在京城煊煊赫赫的姜氏,如今竟被一等世家排擠出去了。 離開了權利中心,再有什么投資的機會,也輪不到姜家了。 若是再來個幾次,姜家,注定要沒落,直接被排擠出世家的階層!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他,姜右卿,就是姜家的罪人啊。 第(1/3)頁